如何看待“男子开跑车进大学校园在操场上漂移压坏草坪,校方要求赔偿,金额预计几十万”一事?

发布时间:
2024-12-22 19:18
阅读量:
6

这事儿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思维游戏,非常考量对社会潜规则的熟稔程度。

要我说,这装逼老哥选了最弱智的处理方法,步步都在错。

他发视频,说自己被讹了,把事情闹大了。

原本可控的事情,现在,彻底失控了。

社会潜规则的第一层,「关起门来都好说,打开门就只有讲规矩了」。

装逼老哥称述的情况是:学校说草坪几千万,被压的地方涉及13个区域,相当于半个足球场,学校要求只要压的地都赔偿,修复费用预计需几十万元。

关键点在哪里?

在「预计」二字上。

也就是说,这事儿其实没有真的定下来,不论谈判过程中校方显得有多强硬,给了多大的「要价」,只要最后没有冻结银行卡什么的,那这事儿就都没有真的定下来。

没定下来,就有的聊。

从定损上,能沟通的地方就有:

1、 涉及的面积是否达到13个区域;

2、 是「压的地都要赔偿」还是「有损坏的地才赔偿」;

3、 修复能否够计算折旧,修否有没有更具性价比的手段。

从赔偿执行上,还能沟通的地方有:

1、 哭穷;

2、赶快看看家里朋友圈有没有递话的关系;

3、 在全国防范报复社会事件的关键时刻,暗示太高赔付会出现迫不得已的倾向(这点非常不推荐,但没办法,有时候还真有一定作用)。

但不论怎么聊,都应该是私下聊。

这里还有两个操作点。

第一,学校到底是真的想要把这事儿当个「经济事件」来处理,还是当个「警告性事件」+「向上管理事件」+「有其他同学看到了拍了视频引起了一定传播所以要有个结果」来处理,亦或是两种心态兼而有之,这些要弄清楚。

第二,学校只是一个想象共同体的称呼,代表学校来处理这件事的人,是什么站位和想法;最后能拍板让这件事过去的人,又是什么视角和利益相关,这些都可以磨。

总归,还没有真正的定损,急什么,哪怕真定损了,赔付执行也不一定会100%,急什么。

结果这装逼老哥一激动,自己发视频了。

视频一发,舆论一关注,热搜热榜一上,能转圜的战略空间就被自己的骚操作给压小了。

而从这装逼老哥自己发的信息来看,他甚至没有意识到「关起门v.s.打开门」的不同。

还在那里说,互联网是我保护自己维权最有效果的方式……

如果深入了谈,可以聊原子化社会私力救济的局限性(每天无数人进行互联网求助,最后成为热点的极少),互联网规则原教旨主义(动不动念法条,然后以为念了就言出法随)的幼稚性,等等。

可惜互联网维权要有共鸣性,开跑车进学校漂移这种抽象操作,能共情的人太少了。

如果我穿越了,成了这装逼老哥,发视频肯定会是一招。

但只会是最后一招。

只有在关起门来谈不好的情况下,才能把门敞开最后一搏。

社会潜规则的第二层,「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

也许装逼老哥想的是,「开跑车进校园」网民无法共情,但「校园建设贪污腐败」肯定有人站自己这边。

于是给出了「讹上了」,这个很鲜明的指控。

几千万的草坪,真的很贵,几十万的赔偿,的确不少,但「讹上了」这说法一放出来,必然导致校方的一系列反应。

很可惜,这一系列反应,每一个都是给装逼老哥的棺材在钉钉子。

首先,学校要论证,草坪价值。

咱们都别装外宾,涉及大额固定投入,往往里面的水很深。

但水深的同时,又往往在纸面上滴水不漏。

装逼老哥的幻想还停留在影视剧上,和珅和大人笑一笑,下面一堆选角的时候就专门找谄媚阴险的那些演员立马奉上黄金美女,然后刚好还有个摄像机完美捕捉下这一幕。

或者是人民的名义第一集,收现金,还收那么多现金,还放在家里等人查。

所以他觉得只要自己公开喊出「学校说草坪几千万」,就能粉碎一起贪腐大案,自己就能浑水摸鱼之后金蝉脱壳。

但现实呢?

学校敢说这是几千万的草坪,那就能拿出一堆纸面上毫无破绽的文件来证明,就是花了几千万。

各种申报+批准文件、各种招标+中标流程、各种项目预算+决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你越质疑,就越真实。

你越想煽动网友去质疑,那越会变得更加确定。

其次,涉及草坪建设的所有人,都成了装逼老哥的对立面。

可以幻想这个场景,本来是后勤部门就能决定的一件事,现在要直达校长办公室了。

本来是几个人开会讨论就能搞定的一件事,现在私下无数串联都开启了。

而所有参与过项目的人,不论干净不干净,都要证明自己很干净。

怎么证明?

我这草坪金贵啊,不是那种野球场草地,而是XX标准XX规格XX认证的,是真的几千万。

建设成本不低,那很自然,修复也很贵。

没上秤的时候,小几十万就能修复了,说不定最后落地的时候说不定十几万就能搞定。

上称之后,几十万那就必须是大几十万,甚至为了「干净」还要往百万上走。

没上秤的时候,哭穷可以影响最后的赔付,卖惨可以影响最后的赔付,如果能找到关系还能影响最后的赔付。

上称之后,这些可能存在的「弹性」就都没有了,之前可能给弹性的校方人员,现在都不会给了。

装逼老哥面对记者说:我找专业的机构看过,这个草坪其实是可以修复的。

现在上称了,学校也会找专业机构,而且学校找的专业机构必然会论证修复的难度,而装逼老哥找的机构因为缺乏学校提供的文件和数据必然报告可信度大打折扣。

装逼老哥面对记者说:有钱人也不傻,谁也不想当冤种。

现在上称了,你有钱,但你面对的是整个更有权势的人;你不傻,他们更不傻;你不想当怨种,他们不想被追责。

就……装逼老哥一句「被讹了」,也许在扣帽子流行的互联网舆论场上是习惯性操作,但现实中是自行挖坑操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