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更容易觉得疲惫?

发布时间:
2024-12-27 22:47
阅读量:
7

道德感过高,忽视了客观规律。

我观察过长辈的生活方式,他们眼里、心里一直有活,做起事来慢条斯理,不容易受到干扰。

即使我提供了更简便的方式,他们依旧会遵循自己的习惯。他们不会否认我的方法,但是他们不会用。

我会思考哪里出了问题,让他们不去选择更高效的方式。然后发现,他们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他们不需要节省时间,他们需要消耗时间。他们在通过细化和完善步骤来填充自己的每一天,否则他们的生活会十分枯燥、无聊。

与此同时,他们又希望活得长久,不是缠绵病榻的长久,而是精神矍铄、生龙活虎的长久。他们希望自己能保持住做事的最佳状态。

他们在用自己每个阶段的最佳状态,甚至是强迫状态,来做事,因为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

年轻人也想过这样的生活,他们也羡慕特立独行的人,但他们不会去做。因为害怕失去现有的生活条件,也害怕他人的指指点点。

害怕从何而来?托举他们的物质基础是他人的,也是有条件的。这个模式延续到了职场,所以会有“一眼望得到头”的感觉。

因此,即使他们已经成年,已经工作,也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由于时间差,他们似乎永远还不清长辈的恩情。

当经济大权和道德高地都被长辈牢牢占领,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会以何种方式跟他们相处?比他们还低。(这是由上位者决定的)

经济可以随着成长解决,但道德困境可能困住一个人一辈子。后代是很容易被长辈污名化的,越是尊师重道的人越想不开。

由于他们的这种心理,虽然他们的关注点都在长辈身上,但他们往往不会考虑养育后代,因为不认为自己可以教养好。这是在用生命断绝长辈的教养方式,是一种恨意。

与此同时,他们又会觉得否定他人的人生未免过于糟糕和无聊,于是希望拥有婚育以外的人生解法。但是受限于过往(上面)的固有模式,他们又不太敢尝试,于是,陷入了精神内耗。

这是不够自我的表现,反客为主是个好办法。因为无论他人承认与否,我们走了哪条路,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能为我们持续负责的人只有我们自己。

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和田秀树的《孤独修心课:与孤独共处的9个习惯》。作者在书里提到,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正常人可依赖的东西比残疾人多。

按照这种说法,年轻人可能由于过于独立适得其反,由于过于自信导致不愿意和缓去依赖他人他物。拧巴其实是忽视自身需求的变化导致的,是维护固有模式的表现。

不去思考解决办法的情景重现只会给自己增加负担,如果不想重蹈覆辙,就要意识到这一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