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称,在芯片竞赛中试图阻挠中国是「白费工夫」?

发布时间:
2024-12-28 18:08
阅读量:
5

现在才说这话?晚了。

早在几年前,比尔盖茨等商业大咖就说过,对中国不应该是封锁。

你看微软做得多好,先纵容盗版windows在中国横行,把中国当时所有做系统直接打崩,除了几个背靠政府苟延残喘的之外,普通消费者全部都只能用Windows。

这个依赖性有多高,这么说吧,甚至于美国自家的苹果macOS都无法抢到多少Windows的市场。

如果时间回到90年代初,Windows当时就严打盗版,那么今天多少有个能抗衡的系统。

这才是顶级的商业阳谋。

用免费打开市场,等到基数足够大,再开始收费。

这套打法从系统沿用到软件上,office也是差不多的打法,早期国内办公软件有好几家,office进来的时候有点晚,于是出了个招数,跟wps互通协议,彼此能打开对方的文件。

于是乎,office联合wps,一把干掉所有主流办公软件,后来消费者体验到所见即所得的office之后,反而喜欢用offers ,wps足足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面,也只能跟在后面捡点汤水喝,时至今日,连出海跟office抗衡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国内现在wps发展得还不错,因为office它十来年前开始收费,然后给了wps起来的机会,就是有个问题,wps会员也不便宜……

杀毒软件也是一样的,卡巴斯基早期不好吗?你可以说它难用,但是论杀毒能力,当时的卡巴斯基就是杀毒界的满级大佬,360的杀毒能力,可以说还在新手村深造,可惜卡巴斯基要付费,导致360用免费的方式切入,这才一把崛起。

很多公司都像模像样的学到微软这一套打法,比如腾讯,新浪,百度……

等到消费者长时间使用幡然醒悟的时候,才直呼上当。

于是有了那句经典的话:免费才是最贵的。

如果五年前,美国的策略是保持低价倾销芯片,时至今日,国产芯片也不会崛起得这么快。

举个例子,海思发展十几年,为什么前面都不声不响?因为研发投入大,规模上不去,成本无法均摊也就做不到低价。

可能有人不知道,美国的芯片有多畅销,这么说吧,小到肉眼看不见,大到巴掌那么大,每年美国企业卖出的芯片数量是亿为单位的,注意,是数量,不是价格。

很多年的时间里,海思就是一个无底洞,一直投入一直赚不到钱,结果美国这几年以为制裁的不过是海思为主的几个芯片公司,却没想到直接裁到自己大动脉。

制裁真正可怕的不是被制裁的那家公司有多惨,而是会引起各行各业对用美国芯片的顾虑:“会不会以后买不到芯片”“会不会因为制裁导致工作影响”“会不会影响对客户的服务”等等。

猜疑链一旦形成,影响的可是所有公司。

没错,是所有,包括做服装日用品家具等等看似不着调的公司,它们那些机床设备都需要芯片。

再比如一辆汽车,最少也需要几十几百甚至上千颗芯片。

于是乎,这几年所有大公司纷纷启动替换方案。

本来按照正常商业竞争,美国最多一步步丢掉市场,手机业务芯片先崩,然后是ai芯片,车规级芯片,再然后才是其他行业。

如果这段时间里面,美国发奋图强,以美国的家底,守住一些中低端芯片的客户是没问题的。

但是一制裁,引起所有行业对美国芯的恐慌,等死变成暴毙,这下可以说回天乏力了。

中国芯片的市场有多大?这么说,一个中国的消费能力,堪比整个欧洲。

这一下不仅让老美丢了三分之一的市场,甚至欧洲和第三世界国家也引起警惕寻求备用方案。

谁知道老美这个疯子会不会也给自己来一刀?

现在才说制裁中国芯片是白费功夫?晚了,以后美国芯片行业萧条,大量芯片从业者失业的时候,还有得哭的。

到那时,哭?哭也要算时间,虽然那时候失业,时间不值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