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奶酪、黄油、酥油的区别是什么?
你挤出一桶牛奶。
打算卖了他。
但是牛奶保质期很短。
不到一天,馊了。
所以,你需要对牛奶进行63℃/30分钟或者72℃/15秒的热处理,
然后迅速冷却,
就可以在不破坏风味和营养的情况下干掉大多数细菌。
这个方法就是经典的巴氏消毒法。
使用巴氏消毒法后再进行密封,可以将牛奶保质期延长到10天。
那想继续延长怎么办?
低温巴氏消毒完成后,随后经过127℃的高温来一遍。保质期可以延长到为22~30天。
那还想继续延长怎么办?
按前面的处理完,在135℃以上进行几秒钟的高温处理。高温面前众生平等,保质期可以延长到几个月。
那还想继续继续延长怎么办?
就到了今个的主题,牛奶的深加工。
大家有没有发现,刚挤出来的牛奶放锅里煮,会产生很厚的奶皮?
这是因为牛奶本身就含有脂肪,脂肪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
现在很多人怕长胖不想要这些脂肪。
于是,工厂就把牛奶塞进离心搅拌机,
通过4000~9000转/分钟的高速旋转。
牛奶里的脂肪便被踹了出去。
恭喜你,获得脱脂牛奶。
剩下的就是稀奶油。[1]
那稀奶油再蒸发一下是不是就变成奶油了?
还真不是,稀奶油里的成分有点乱,
里面的脂肪软硬不一,
很容易造成油脂析出的情况。
这要是流入市场,
怕是第二天的新闻头条就得报道:
震惊,知名品牌奶油里竟然掺了白蜡油!!
所以,需要进行一个稀奶油的成熟工艺,来均衡奶油的密度。
常用的方法是加入发酵剂进行微生物发酵,
或者是通过物理方式提高稀奶油中蛋白质的水合程度
稀奶油处理好就可以搅打了。
搅打后,脂肪失去微粒结构被搓成一个球子。
搓出的球子就是黄油,
啥?搓球子没概念?
澡堂搓过澡吧?就那个。
搓出球子剩下的液体就是酪乳(Buttermilk)又叫酪浆。
前面成熟工艺使用发酵法,出来的就是酸酪乳,加糖的就是甜酪乳。
一般用于烘焙。
所以别听那群奸商胡扯。
啥酪乳是牛奶浓缩,非常珍贵巴拉巴拉。
酪乳(Buttermilk)和乳酪(Cheese)是完全不同的俩东西。
本身只不过是制造黄油剩的副产品而已。
至于奶油?
黄油或者稀奶油打发进空气,就是奶油。
所以,
脱脂牛奶,稀奶油,黄油,酪乳是同一生产线下来的。
那酥油是什么呢?[2]
酥油传统做法奶加热不停搅拌,
奶汁上会浮起一层黄色的脂肪质,
然后将这层脂肪质舀出来放在凉水中反复捏攥,最后将提纯的脂肪质装进皮口袋里,冷却之后便成了酥油。
这工序有点眼熟是吧?这不就是上面制作黄油的工艺吗?!!!!
所以,酥油其实就是黄油的一种。
那奶酪又是什么?
奶酪名字有点多,大名叫乳酪(Cheese)
啥芝士,吉士,奶疙瘩都是一个东西。
乳酪的制作原理和豆腐差不多,都是利用蛋白质聚沉产生的。
最简单的法子,
弄杯牛奶,往里挤点柠檬汁。
你就会看到牛奶噗呲一下凝结成絮状。
传统奶酪制作方法就是通过发酵使PH值降低,
然后加入凝乳酶(Rennet)使蛋白质发生凝聚。
最后分离乳清就是乳酪了。
剩下乳清用来制作蛋白粉和低脂奶酪。
这也是为啥蛋白粉这么便宜的原因。
至于为啥电视里奶酪都有大大小小的窟窿,而超市的没有?
1917年,一篇题为《埃曼塔奶酪中“眼睛”的成因》(On the Formation of“Eyes'in Emmental Cheese)的论文,讲奶酪中的孔洞由细菌发酵产生。
然而,近几年奶酪上的窟窿越来越小。
这困扰了人们很多年。
直到2015年5月,瑞士农业研究中心(Agroscope)发现,这个可能和干草杂质有关
干草杂质会吸引二氧化碳附着,原理类似于雨滴的成因,空气中的微小水滴附着在灰尘上才能形成一颗大雨滴。因此菌类生产的二氧化碳和干草杂质加在一起,就是奶酪中孔洞的成因。
以前不卫生,挤奶多少会有杂质混进去。
而现代基本都是无菌化处理,混不进干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