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25 年岳云鹏相声随机嘉宾「建议别上春晚」的评价?

发布时间:
2025-02-03 09:16
阅读量:
6

第一,不是「随机嘉宾」。

春晚舞台能坐第一排的一般是知名企业家或明星,到现在身份还没有被识别出来,大概率是“配合演员”了。

而在彩排结束后,有观众拍到小岳岳和这位「随机嘉宾」一起离开的镜头,如此基本能确定是团队人员,因此当天的配合反应才能如此流畅。

所以,自媒体也别尴吹什么「真敢说」之类的,实际上真的就是“托儿”的配合表演。

第二,这个相声太尴尬。

它尴尬在,拿观众「打镲」(北京话,开涮,捉弄的意思)。

1.说了不算

前面说“就会三招”,约定好后面都不再重复玩这几套——揶揄搭档胖、没辙把歌唱、装可爱卖萌。

为这点事儿,俩人台上掰开揉碎重复了两三遍,在一共六七分钟的相声里用了1分钟。

观众听到这里是带着好奇和悬念的,想看看小岳岳如果真的不玩这几招,还能怎么逗笑观众。

但后面的主要内容其实还是这几套——

揶揄“舞台上四分之三都是孙越”,这不依然是说搭档胖么?

问观众“小岳”和XX(含糊)谁更可爱,本质依旧是卖萌。

唯一庆幸是的确没唱“五环之歌”,改成带着观众玩文字接龙了。

2.“发誓”不是托儿

找了随机观众,上来就要求人家“发誓”不是托儿,充分调动了观众好奇。

结果后面的配合,证明就是一个托儿,而且还是“给纸条强行要求照着念”这样很低级的方式。

当时是一个白色的纸片,上面应该写着要念字,并不是有人说的塞钱,否则就更低级了。
这侧证明了对于这位「随机观众」会说什么,接目前早有定案。

3.调动观众的形式很尬尴。

小岳岳擅长的,的确是在现场调动观众,但德云社起家是在几十人的小剧场,人少,且都是老粉儿,配合起来很容易。

春晚录制现场则至少几百人,因此没法儿玩那些大家熟悉的梗,只能用很单调的“文字接龙”的方式,而且要给观众剩下一个不会出错的字。

这就让这段相声后面五分钟的主要包袱,并不好笑。而只是照顾了现场观众的“参与感”。

如果我是坐在台下的观众之一,能现场参与到演出里面,可能心情还多少是有点欢乐的。

但坐在电视机前面几亿观众,看着一屋子“群演”跟着演员调动念尾字,既没有参与感,也无法笑出来。甚至根本称不上幽默。

说白了,这段内容照顾和娱乐的是现场观众的情绪,而不是电视观众。

这种环节如果放在普通现场表演里,一般是作为演员上台和观众拉近距离“破冰”的。

为的是让刚进门,还带着点距离感的观众放下陌生人之间的疏离感,尽情投入到后面的节目中。

因为一般小剧场的相声都是40分钟左右一出,四五对演员三个小时左右一场。在这样的时间跨度下,用5分钟和现场观众互动,“暖场”,是没问题的。

但放在春晚舞台上,一共七分钟的相声,你把把一个“破冰暖场”的互动,当成了主要的“包袱”,实在称不上好笑。

当年他师傅郭德纲曾经在《我要上春晚》里面吐槽说“现场有一个四百人合说的相声”,来讽刺电视台为了搞雨露均沾,频频在舞台上做群口相声,不伦不类。

或许没想到能在十几年后,在自己徒弟身上一语成谶吧。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
目前国内的经济到底是属于什么状况呢?当年石油工人可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连996都不愿意?为什么现在的人类不怎么戴帽子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