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文互联网上突然出现大量关于收复郑和岛的言论?
越来越多人反应过来了,相比东南亚乃至澳洲,北亚完全是一片烂地。
究其原因,当代中国人领土观的基本来自于团结史观,所以全是bug。
以谭其骧版地图为例,谭图大致有以下特点:
1.正值中苏交恶,所以西北往大了划,反正都是无人区,划到北冰洋都行;
2.为了国际观瞻,东南亚方向极端保守,明朝连安南都没有,更别说三宣六慰。
3.南方只要是当代中国领土的,历朝历代都尽量划进来,东南亚方向则不能过分。
4.采用西方标准,不区分直辖和羁縻,属国则无法提及,虽然在古代王朝眼里后两者可能更接近些。
这个绥靖十足的史观直接导致了:
1.无视了中国持续数千年的南扩史,似乎自秦汉以来南至两广都是实用领土。实际上岭南汉化要到唐代,核心化要到明代;同样云贵虽然在元代统一,核心化也要等到明。
2.有限度压制南方少数民族存在感的同时,过多强调了满蒙回藏的存在,以至于加剧了南方山区乃至东南亚不堪一击且不值一提的印象。
3.停止输出革命后,南洋华人影响东南亚政局的价值直接被无视。
4.为了圆“清朝的领土贡献”,整出一堆问题。清朝对汉人在东南、东北、西南开拓的严防死守不能提,只能反复强调火器时代费拉不堪的西北。而且一边喊民族团结,一边反复吹捧清朝对各民族残暴的武德,精分。
为了圆“清朝领土贡献”,究竟造成了怎样畏洋仇少的认知灾难5.中国历史上对东南亚的霸权避而不谈,朝贡关系不能是霸权也不能是友好通商关系,只能是国有体制和中国人爱慕虚荣导致冤大头关系。
所以你会看到各派人士放着战略价值巨大的东南亚不看,天天朝着俄罗斯乃至朝鲜的烂地发癫。俄罗斯跟中国的关系再烂也烂不过菲律宾,然而2025年才有人注意到苏禄故地的战略价值。
冷知识:工业革命前的中南半岛和菲律宾总共也不过千万人口,对于人口已经膨胀到三四亿接近饱和的中国而言,简直是量身定做的拓殖圣地。
虽然超级机遇一去不返,但随着中国海权时代的归来,会倒逼中国人的全球观几百年后回到历史该有的路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