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质疑王楚钦的实力?
我是从里约奥运后关注乒乓球的,所以对王楚钦的上位轨迹,可以说是一路看过来的。
2017年世界杯团体赛直通赛的选拔,有个新政策,团队赛五人组有一个U21名额。
于是,在年轻队员里小范围内选拔名额,基本上也就是选拔新的世界冠军的名额。
结果,于子洋抓住了机会,成为了新的世界(团体)冠军。就是那个赢了王楚钦,害得全队被罚跑1万米的于子洋。团体冠军也是世界冠军,虽然于子洋此后,即使在2019年直通布达佩斯排名第四,也再无资源和机会,但这个世界冠军,或许能让他退役后的待遇更有保障。
而这个U21政策出来的时候,樊振东其实也未满21岁。当时球迷中还在讨论说,是不是要硬拔一个樊振东的双子星上来。
然后2018年的世乒赛团体的选拔,延续了这个U21政策,这一次,王楚钦终于拿到了名额。
另外,2017、2018这两个世界大赛团体赛的直通赛,都没有对外开放比赛过程,只有记者的文字播报,和结果公布。
我当时也真的天真地以为,国乒是真的为了梯队建设,为了给年轻队员机会和信心。但是当时我和家属聊起这个U21政策,都觉得国球选拔年轻队员学国足(U23)的路线,是不是不太吉利。
直到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直通赛,倒数第二的王楚钦捆绑马龙报名了布达佩斯世乒赛的双打,我才反应过来,这是不是有哪里不太对。
当时觉得很失望,竞技体育,用机动名额来搞暗箱操作,国乒是真的觉得自己家底足够厚经得起挥霍吗?
布达佩斯世乒赛之后,就是著名的摔拍事件。
特别提醒的是,这还是个公开赛的资格赛。
19岁,拥有世界冠军的头衔,在公开赛上跪资格赛,还对队友无能狂怒,就是这么一个运动员。
王楚钦因为摔拍被禁赛了三个月,期间,空降2020年釜山世乒团体赛第五人,虽然因为疫情,这个团体赛最终延迟到2024年1月才举行。
东京周期的最后,是给了王楚钦东京奥运会的P卡,王楚钦当时连三大赛的单打都没有参加过,对比里约奥运P卡樊振东的成绩,这个消费降级,挺惨烈的。
然后就是2021年乒超联赛决赛的0:19,这个比赛后,随即获得休斯顿世乒赛单打名额。
大营销真的让有的人相信他还被疫情耽误了3年,但细数他的上位历史,他的同年龄段真的没有比他表现很好的运动员了吗?
比如于子洋,同样是左手,2014年就拿到了公开赛单打冠军,是2017年的全运会混双冠军,2019年直通布达佩斯世乒赛第4名。
再比如薛飞,99年出生,世青赛冠军,2018年获得公开赛冠军,2019年直通布达佩斯世乒赛第3名。
在王楚钦的上位过程里,有多少个于子洋和薛飞被埋没掉。
所以,反正我个人,是真的看不上他。同时,因为了解他的上位经历,对照他现在的成绩和营销,就算不谈他遮挡发球的争议,也会非常厌恶他对樊振东的越级碰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