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次元商务曝光了中日声优的合作报价,你们觉得合理么?是什么决定了声优的合作价位?
作为中配和日配都合作过,且说话相对自由的独立游戏工作室制作人,我感觉自己还是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
给大家一个初步结论:这张图曝光的信息是比我知道的很多配音的报价高很多的,但还真有可能是真的图。
不过请注意:他哪怕是这真的,这张图也不关联很多人认为的【配音特别是中配价格离谱】这个结论。
我认为,这关联了一个很简单、很普遍却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
国内游戏行业乃至漫画、电影等文娱行业,存在大量的价格不透明、利用信息差赚取高额利益的黑中介——这才是这张图的信息所暴露出的问题。
这张图列的配音本人所获得收入,可能连30%、20%、甚至10%都不到。
2020年的时候,当时我初入游戏行业,一个游戏都没发布,《葬花》尚在开发,《饿殍》更是连个想法都没有。
当时我就在微博看到过一个日本外包中介公司与一名二游研发的骂战。
有一个“日本外包中介公司”怪罪某二游研发拖欠款项,并且发表了一封“声讨信”。
该外包中介在信件结尾说明了他们非常热爱二次元的,并且附录了大量日本声优的名字为自己站台,以此想要利用各种低龄的二次元爱好者、或者声优粉丝的情绪去网暴曾合作过的研发。
我因为和这家黑中介公司出来的一位成员认识,因此能看到这家公司内部的成本表和给研发的报价表,所以我对他们的行为感到非常恶心。
他们利用了国内外的信息差获得大量利益,做得是几乎毫无技术含量的转包,原本声优事务所开价十万的配音费用,他会提价200%到1000%售卖给国内的研发,完美符合了“在日中国人专坑中国人”这种不正确的刻板印象。
(相比之下,去年帮我做饿殍日配的台湾地区俩哥们,每次只给我按照事务所的价格加一点去算,价格完全透明也可以让我与事务所互换名片,还帮着校对听棚,有时还会拉着我一起去听他们的R18音声现场,也难怪我每次见到他俩都称兄道弟了。)
当年,这些日本黑中介公司之所以屡屡得手,是因为当时二游市场火热,新兴的没有人脉、甚至连翻译器都不会用却想要做日配的游戏公司很多,再加上很多游戏公司的商务不直接与公司的成本损耗利益挂钩,也偷懒不去考虑开价是否合理,更别提有可能有人在其中里应外合和他们一起谋取不当利益。
我当时就笑了,因为我就是公司的老板,也根本不怂他的,而且我说的是事实,说出事实并不是造谣;而且真要为他们公司的保密泄密负责的话——我本人又没有和他签保密协议。
我觉得他是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替一位陌生人说话得罪一个陌生人的。
其实很简单,我内心还真的热爱二次元和行业,所以就事不关己也拔刀相助了。
中介乱象有很多,我做漫画、做电影、做漫展,都有利用人脉和信息差赚钱的人,不过游戏行业前几年可能是太过火热了,最黑的我个人感觉还是游戏行业最多。
我在此提醒所有游戏行业的开发者——一定要认真考核中介价格,多次比价,而且尽量有些事不要偷懒,一定要调查——哪怕你就是在AI里问问呢?也比一股脑的信中介要好。
我见过很多研发快没钱了因此去开众筹,结果还被做周边的忽悠赚走了大部分玩家提供的收益,因此濒临灭亡——很多中介就是践踏着研发的尸体赚钱,同时他们必定会损耗到玩家的利益,务必小心。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大家多去搜搜信息比较一下吧,真的不难。
另外我在B站有详细的视频说明分享,感兴趣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作为DLC福利,给大家补充点热爱二次元却称呼声优为大咖、呼唤声优粉网暴研发的快哭出来的可怜中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