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情怀,让你一直还在坚持开燃油车,还不想开新能源呢?
情怀谈不上,只是我个人认为,在经历过国家来养老、涨价去库存、现在降薪反而促消费,以及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政治经济学的皮毛以后,不想再被当韭菜和经济发展的工具而已。
有人说现在还坚持燃油车的车主是守旧派、老古董,那我想先问广大的新能源车主一个问题,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对比燃油车,在个人使用上,是解决了什么根本上的痛点问题嘛?有人把新能源和燃油车比喻成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也有人比喻成智能手表和机械表;更有一些蠢到家的,给比喻成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区别。咱从浅到深说,电动自行车代替自行车,是因为电能驱动代替了人力蹬,不在费时费力,解决了根本上的痛点,要不试试普通自行车加装各种智能设备,看看有没有人买?智能手表取代机械表,如果说这话的是00后甚至是95后,我理解,毕竟功能机普及的时代,他们年纪还小,反之,不是蠢就是坏。机械表是被智能手表取代的嘛?功能机(手机)时代,除了商务人士,就已经没什么人带手表了。发现没有,机械表甚至都不是被智能手机取代的。而且在智能手表和机械表中间,还出现过智能手环这一产品,某种程度上,算是智能手表的前身。智能手表,更像是智能手机的衍生产品,因为其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蓝牙连接,以振动的方式,解决了电话、短信、微信等,因环境嘈杂或其他原因没听到而漏接(看)的问题。至于智能手机代替了功能机,我想先问一下,现在的智能手机和电脑有什么本质区别嘛?CPU、内存、硬盘、散热、主板、操作系统、网络、软件,不过就是把电脑性能阉割然后缩小化,可以让我们放在裤兜里。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台可接打电话、可拍照摄像的微型电脑,以手机的形式淘汰了功能手机。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软件和网络,进一步的整理个人的碎片化时间,从而更好的服务工作和生活。所以不难发现,都是在已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发展,解决了根本需要。
那么新能源对比燃油车,是解决了什么根本需要?不可否认,新能源在功能上确实比燃油车多出很多功能。比如开车的时候,可以随时从冰箱里拿出冰可乐;还比如可以开着空调在车里睡觉等。看似解决了很多问题,但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没有一个是本质问题或者解决了痛点。什么是痛点问题,过去手动挡变为现在的自动挡,解决了城市路况因为堵车,长时间踩离合器所导致的腿脚发麻,这个才叫做真正的痛点问题。现在的新能源,不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所谓的智能化的概念,跟我们智能化空调、智能化洗衣机没有根本区别啊。家里的电器搭载智能化,远程开空调和洗衣服,就这个鸡毛蒜皮的功能,也没见新能源车主吹好用啊。甚至于这些功能,应该都不常用。你要说哪天洗衣机,我把脱下来的衣服放到指定容器里,装满或者到达一定重量以后,自动倒入洗衣机清洗(包括根据配比自动添加洗衣液),我第一时间更换,如果还有自动晾衣功能,溢价我都可以考虑。有人估计会说,这个比喻不就是新能源的自动驾驶嘛?可是想想去年武汉萝卜快跑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和交通问题,以及现在手机搭载Flowpilot,就能让燃油车实现L2级的自动驾驶,好像也不是什么本质问题了。
所以说,解决痛点问题,说的不好听点,是可以让人变得更懒惰,新能源对比燃油车,是哪点更省时省力还是可以让我变得更“懒惰”嘛?你会发现,解决痛点问题的表现形式应该是雪中送炭,现在的新能源,说白了,不过是在汽车的基础上,改变了供能方式,再给你加装上平板、冰箱、彩电、沙发,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相当于我中午用燃气灶做了西红柿炒鸡蛋、醋熘白菜、浇汁大黄鱼、回锅肉,晚上用电磁灶把中午吃剩下的饭菜一起做了一个大烩饭一样。有人喜欢吃烩饭,有人喜欢单独就菜吃,这都没有任何问题,毕竟酸甜苦辣咸,各有所爱。但是偏要说我晚上吃的比中午吃的高级,而且还是餐饮界的一种创新和进步,那这不是纯纯的骗傻子呢嘛?问题是还真有一帮捧臭脚的。
甚至我都觉得现在的新能源格局还是小了,还停留在车的层面,既然电器都搬进去了,不妨造大一点,把家具也给搬进去,也就是房车,按照现在安装充电桩的方式与力度,建设供水点,把商品房都拆了,改建立体停车库,收停车费。不仅再来一次大基建,拉动经济,撬动杠杆,还解决了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更是通过收取停车费的方式,变相解决了房产税问题。还有,做饭用煤气罐,既然能源变回百年前的,煤气罐也就是几十年前的,更不在话下,还救活了一个产业。口号我都想好了,随时随地换“新家”,让通勤真正变为“0”距离。这不比新能源车来的更刺激?
说完省时省力,再说说最关心的省钱。功能机时代,我印象很深刻,我就用过两部手机,分别是诺基亚的8850和n73,换n73还是因为8850被偷了。智能机时代,基本2-3年就得换一部,要不真的没法用。这点和车辆倒是很像。家里之前是96年的桑塔纳,一直到12年,我大学毕业学完车本才换,留着就是为了练车用。换车也是考虑一个是工作后不久,就要找对象,开着桑塔纳确实也说不过去;另一个,就是前文说的手动挡和自动挡的因素,要说车辆本身,一点问题没有。换完以后,现在的车也是第14个年头了。燃油车我有信心,只要年检不做小动作,我能开个十几二十年,新能源我没信心。别说什么这十几年的油费能换辆新车,真要较真,应该是省下来的油费够我换两辆车才是等价且公平合理的吧。新能源就死盯着油钱,合着全生命周期下来,就这么一个环节对他有价值嘛?真当自己是钻石了?合着真是一颗恒久远,钻石永流传呗?差点忘了,钻石貌似是个割韭菜的生意。
再然后,我对新势力是真没有信心啊。前两年,漂亮国发言人说国内新能源不尊重用户隐私,有可能车辆使用受限,我还跟风痛骂呢。没几个月,某品牌就被爆出车主论坛账号封禁致使所关联车辆部分功能无法使用;某品牌邀请体育明星出席发布会,张口就是“华夏人开华夏车”,结果爆出人家自己开的特斯拉,马斯克啥时候入籍入党的啊,怎么新闻一点信息都没透露出来啊。我觉得应该给保密办至少三倍年终奖才行。然后看了看价格,30多万,转头看了看自己的银行卡余额,经历过涨价去库存以后,虽然我自己为我是华夏人而自豪,但我的余额不允许我做一个华夏人。我也挺纳闷,20世纪的时候,车贵是因为有关税,加入WTO有合资车以后,贵是因为有专利,我们自己造新能源,车贵是因为电池贵,现在电池价格大幅度下滑,车价还下不来,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
最后,我这人怕麻烦。燃油车,发动机异常震动,4儿子店检查一番,说要修理,张口3500。路边摊检查一番,不知道从那里翻找出来一个螺丝帽,换上好了,还没要钱;门把手卡涩,4儿子店检查一番,说要更换,张口就是500,路边摊检查一番,用洗涤灵清洗一下,修好了,也没要钱。最后好说歹说收了10元钱,人家买包烟。这要换到我们的新势力的新能源身上,路边摊能不能修不好说,修了以后会不会被锁车不好说,真的修好了,也没有锁车,就得说你配件不是原厂的或者私自改装,分分钟取消你的保修资格。增量的时候,各种补贴、优惠,各种遥遥领先、远远超越,等到存量的时候,开始割韭菜了。参考一下房地产和外卖行业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