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任周灿在中国职业赛车手中是什么水平?

发布时间:
2025-02-23 00:01
阅读量:
0

太多人对圈速提出质疑了,我在这里解释一下

这里的圈速是“理论完美圈速”,比较的是不同档次的车手,在同车,同赛道,同外部条件下做出的“完美圈”,也就是完全无失误,每一个车手都做到自己理解范围内的最优解。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档次的车手的圈速秒差会大大缩小,真正决定差距的东西叫作赛道理解。

如果想知道真实的排位赛的圈速差异,可以把秒差乘以2,想知道正赛巡航圈速差异可以把秒差*3,尤其是当车辆开始衰减并变得难开以后,t2以下的车手能留在赛道上就算成功

————分割线————

拉个表,介绍下中国车手的段位

t0:f1车手

代表人物:仅此一位,周冠宇

f1中游水平,面对国内除了叶哥之外的全部车手都是降维打击,外行人只知道周冠宇牛逼,跑过模拟器或者方程式的大概才能明白周冠宇有多牛逼……

同车上赛圈速秒差:0.0秒(以他为准)


t0.5:高组别wec车手

代表人物:叶一飞

wec上游水平,法拉利车队发光发热的首发车手,竞争力强悍,可惜f1的含金量实在太高,小输周冠宇一筹

(叠甲:不是拉踩不是拉踩)

同车上赛秒差:0.3秒(作为f1赛历里的赛道,上赛会被车队针对性研究和研发,周冠宇胜在赛道理解)


t1:中低组别顶级车手

代表人物:小马哥,张弛(电影设定)

中低组别的常胜将军,统治级的表现,厂队的双花红棍

同车上赛秒差:0.3-0.5秒(赛道理解在此时依然决定了车手的上限,当然也是因为上赛与tcr和wtcc的驾驶特性相悖,相性太差)


t2:普通职业,赛道本地人/绝活哥,路人王

代表人物:教主

(顺带一提,如果没有主角光环,藤原拓海也很有可能驻足在这个级别)

普通人的极限,如果某条小赛道上有个一骑绝尘的离谱圈速,多半是他们的。

上下限的差距开始变大,水分逐渐变多,开始出现驾驶技术上的失误

同车上赛秒差:0.5-1.2秒(取决于是否是本地人,习不习惯上赛布局,能否适应车辆特性,有没有单圈能力,等等等等巨量因素影响,有可能无法稳定的刷出圈速)


t3:资深票友,从业人士

代表人物:任周灿,某知名油改电

不开玩笑的说,从这里开始车手的车载里就会出现不依靠遥测数据,仅凭借肉眼观察就能看出的失误。只有最基本的车感,有时会对车辆的重心或者轮胎的抓地力缺乏掌控力,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会做rotation。

(叠甲:灿哥强在研发,车技确实只是资深票友水平,补药网暴我)

同车上赛秒差:1.2-3.5秒(车辆性能勉强能发挥十之八九,也没法在赛道上泡很久,赛道理解……聊胜于无吧)

t4:普通票友,一般爱好者

代表人物:八戒说车

大直道会收油,挂错挡弄坏过变速箱,刷个尾灯频闪程序让别人觉得你会循迹刹车,实际上不敢关abs。如果你能在湿滑的路面上把甩动的车尾扳直,恭喜你进入了这个级别。

同车上赛秒差:3.5-???秒(无法稳定的刷出圈速。八戒说车在雨天里开gt3的圈速甚至慢过陪跑的gt4……)

t5:熟练司机

t6:……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