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星穹铁道》3.1 前瞻直播中编剧「烧鸡」回应的是什么问题?
崩铁的问题,其实我早就一直在说了,一言以蔽之——自我意识过剩,特别是烧鸡这几个所谓的“明星编剧”,自我意识甚至凌驾于作品之上,或者说难听些,太把自己当个东西了。
崩铁最好的剧情是什么,实际上到今天为止,还是最开始的贝洛伯格,起承转合恰到好处,人设合理、丰富且饱满,一些奇奇怪怪的梗也让人耳目一新。仔细想一下,其实很多现在还能拿得出来的老梗,大多数都是贝洛伯格的剧情里奠定的。
那么贝洛伯格到底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它就是一个故事,也只是一个故事。可能那个时候,米哈游也没觉得崩铁能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所以那些“明星编剧”们也不会对整个剧情指手画脚。
遗憾的是,从匹诺康尼开始,那群把自己当成了什么人物的米哈游大编剧来了。这群大编剧,能耐虽然不济,脾气却是顶天的,一定要在剧情里给你卖弄一下他们的文学、艺术、哲学造诣,当然,这个卖弄唯恐玩家不知道,所以不能像原神里的水仙十字那样,把丰富的神秘学知识藏在剧情里,而是要直接甩在玩家面前,要让所有玩家先按头听他们讲讲设定,然后再大声颂赞他们掌握多少知识和写作的技法。
然后这一切,到3.0终于爆炸了,烧鸡们自我意识过剩到,他们居然打算用一年的主线剧情,去缅怀和致敬他们自己在另一个游戏里写的故事,居然在新地图刚刚开启的时候,无视故事和角色,疯狂地秀他们那所谓的“古希腊文化”的设定。
所以,3.0为什么有问题?因为他们竟然以为,就凭自己的那点微末道行,也能转变艺术创作的铁律。在电影史上,有一类电影的艺术性几乎是最高的,那就是“作者电影”,这种电影主要就是为了创作者自我表达或者拓展技法而拍摄的,因此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这类电影从来与票房是无关的,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不会觉得这种电影有什么卖座的地方。
你以为我要说烧鸡他们把崩铁的剧情搞成了作者电影一类的东西吗?不,并非如此,我要说的是,作者电影的门槛非常高,它需要创作者确实有艺术或技术上的突破,但问题是,烧鸡有这个本事吗?他没有,所以他在翁法洛斯,乃至匹诺康尼的表现,就算不上什么艺术创作,而只能是自我意识过剩的产物。
崩铁的问题能撑到今天,其实已经是米哈游玩家的黏性和最初的故事足够好留下的情怀了。试想,有多少玩家是因为想知道卡芙卡和星核猎手与我们的羁绊,想知道镜流和罗刹的弑神计划,想知道仙舟未来的航向,依然选择留在这款游戏里呢?2.0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至少天台牵起了我们与流萤和知更鸟的羁绊,3.0呢?除了那错漏百出的“仿古希腊文化设定大赏”,还有什么呢?
要我说,一段剧情里,荣耀、牺牲、光荣、颂赞、尊严……这种伪装成名词的形容词越多,这个剧情就越糟糕,而3.0已经几乎被烧鸡他们搞成形容词批发市场了,这个剧情有多糟糕,就可想而知了。
稍微做几个补充:
1.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批评崩铁的剧情的?至少在2.2的时候,因为周天哥、知更鸟和主角之间大篇幅的辩经,我已经跟朋友吐槽过了,哪怕仅仅从我在知乎这个平台的回答看,我在关于2.5的剧情的评价里,就已经表达过和这个回答几乎完全相同的观点了。
2.为什么匹诺康尼的口碑还不错?因为匹诺康尼写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再见,卡卡瓦夏。但这个故事真的和匹诺康尼的主线强相关吗?它难道不是砂金的个人传记吗?
3.在我这里好故事的标准是什么?关于白居易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他写好诗以后,会把诗念给他不识字的邻居,如果他的邻居觉得写的不错,自己也能听懂,白居易才会觉得这首诗写好了。所以我判断的标准很简单,一个好的故事绝不能通过堆设定,或者对读者提出某些前置性的要求,来制造某种看似高深莫测,实际晦涩难懂的理解门槛。我相信,人性中的喜怒哀乐总是相通的,好的故事在剥离了所有的设定之后,它带来的感动不会有变化,就像砂金的故事,我把它变成战争遗孤自我成长和自我和解的故事,一样能够感动别人。
4.我到底在批评什么?实际上,我在批评两件事:1.剧情中夹杂的没有什么质量的辩经;2.过度依赖于其它游戏的设定。关于第一点,说真的,至少对我而言,我没兴趣看两个角色站桩,在那里就“人为什么沉睡”“泰坦的荣耀到底是什么”“开拓的意义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说一大堆空话,文学批评上有一句名言——“人不会用警句生活”,你想传递某种中心思想,应该通过剧情,而不是几个人站桩辩经来实现,这一点原神做得就好很多,起码它不会让胡桃去讲讲牺牲的意义是什么。关于第二点,我没有玩过崩坏三,刚开始玩崩铁的时候,也不知道崩三的剧情,所以姬子在我这里就是温柔的列车前辈,布洛妮娅希儿什么的就是全新的角色,但这不妨碍我玩进去了,不妨碍我被她们的故事感动,但是现在呢,难道白厄的人设需要我先去了解一下凯文吗?或许编剧们觉得,爱莉希雅的故事太精彩了,一定要换一个方式再来一次,但至少,你应该给出一个新的足够好的故事,而不是把新故事建立在另一个游戏上。起码很明显的一点是,对我这个没玩过崩三的人来说,像白厄、昔涟给我的印象,和那些玩过崩三的主播相比,几乎是截然不同的。这说实话,我觉得很不应该。
5.为什么翁法洛斯才开了个头,我就把话说得这么绝对?因为头不是这么开的!翁法洛斯的设定是很多,但没必要在一开头就试图通过直接给设定的方式,把很多陌生的信息铺陈开来,给设定的过程,完全可以和主角的动线同步,慢慢展开,而不是跑到一个水池边上——“小葵花历史课堂开课啦”。而且,3.0的剧情里还有不少也算不上设定的纯站桩对话,类似于“尼卡多利失去了他的荣耀”“尼卡多利把自己的荣耀一分为五”……这都是什么东西啊?所以为什么一些人会觉得他们不想继续开拓翁法洛斯了,因为找不到意义啊,尼卡多利荣不荣耀关我啥事啊?现在的问题在于,一个大版本,八九个小时过去了,主角的动机还是缺失的,不要说三月七,主角现在又不知道三月七冻结了。
我今天又和两个玩崩铁的朋友沟通了一下,她们一个是玩过崩三的老玩家,一个是除了游戏,前瞻、pv……各种视频一个不看的纯玩家,然后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1.崩铁究竟是崩坏ip下的新游戏,还是崩三续作?我觉得编剧没想明白。玩过崩三的朋友一直在讲爱莉希雅如何如何,往世乐土有什么遗憾,但对我来说,爱莉希雅就是个名字,往世乐土我就知道一个“芽衣姐,我不想死”,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就什么也不是,我怎么共鸣。而且我这位朋友还说了一个很经典句式——“那你一看到白厄的样子,不就知道他的性格了吗?”难道说,烧鸡正在惩罚那些不补崩坏三的玩家?
2.这是我新发现的问题,因为我自己是所有周边视频都看的,但对我那位视频完全不看的朋友来说,她拥有的信息量远远小过我,带来的结果就是——有些东西她看不懂,我知道的细节她不知道。这就让我很纳闷了,难道玩游戏的前提是需要在游戏外补全相关的视频吗?我理解米哈游不只是想做一个游戏公司,但它们是不是也应该理解,有的玩家只是想在下班后休息时间,玩一个游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