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称自砍片酬也没人投资,多位港星转行,香港电影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发布时间:
2025-03-26 14:54
阅读量:
2

我不说意识形态,就算一笔账。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再加上流媒体网飞和亚马逊加入,影视的成本是越来越高的,尤其是大制作电影。

2000年好莱坞大片平均成本是7000万美元,2023年已经到了1.5亿-2亿美元。

国内更是如此,2002英雄的成本(包括宣发)是2.5亿人民币,就算把通货膨胀算进去,成本大概是5-6亿,但2023年流浪地球2的成本(未含宣发)已经去到了6-8亿,长津湖更是突破10亿大关,去到13亿。

而2023年的香港本土总票房是多少呢?

14.5亿港元,13.49亿人民,1.85亿美元。

别说你古天乐降身价,整个香港市场就是砸锅卖铁,在今天的电影市场也不过垫脚够大片门槛。

低成本可以……中低成本市场还是很多的,那就是别想争大钱。

香港本土市场已经无法支持香港电影腾飞,香港电影想要起飞,就需要更大的市场支持。

香港金像奖现在看上去还不如B站新年会多元化,你就知道香港娱乐圈早就成了老年俱乐部。掌握话语权的都是赚够退休费的,谁管后人死活。

至于其他人若想圈地自萌,那就只能井底吃藻。

我这还只是算钱,2019年的时候我就说过香港在内地的社会资本破产,跟它有关的所有人事都自带社会资本负资产。

这代表着所有香港出身的艺人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获得内地市场的社会资本,也就是社会信任,才能正常开展经济活动。

而我当时也说社会资本最麻烦的就是别人想替你还都没办法。

这其实应该是目前香港政府的首要任务——完成整个社会的社会资本重塑。在这个工作完成前,别说香港电影,香港的一切都会持续进入紧缩状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