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讣告大约8万,乌军讣告没公布但战争之泪等统计大约80万,为什么乌军没有崩溃?

发布时间:
2025-03-27 23:48
阅读量:
2

简中互联网真是各种谬论滋生的温床,“进攻方伤亡必然大于防守方”这种反常识的说法都能大行其道。

纵观二战的大型攻防战,无论是太平洋战场,远东战场,东欧战场还是北非战场,绝大多数战役都是防守方伤亡远远超过进攻方的。一般越是大型的战役,进攻方的主动性都大于防守方,尤其是在武器装备数量差距如此巨大还丧失了制空权的乌克兰战场。

最明显的就是德国。在战略进攻的时候,伤亡人数远小于对手苏联、波兰、法国甚至英美。而转向战略防御的时候,伤亡人数反而开始飙升。其中1944年光是在苏德战场就阵亡了206.5万人,比之前两年加起来都多的多。纳粹德国伤亡人数开始刹不住车飙升的时期恰好就是苏联开始反攻的时期。

更明显的是日本。在战略进攻的时候,伤亡人数远小于国军。但是随着进入战略防御阶段,战损比反而被越拉越近,到了1944年以后甚至在局部战役被打出1比1的交换比。

太平洋战场

塞班岛战役进攻方美军阵亡3000人,防守方日军阵亡2.5万人。

瓜岛战役进攻方美军阵亡1600人,防守方日军阵亡1.5万人。

硫磺岛战役进攻方美军阵亡6821人,防守方日军阵亡22703人。

冲绳岛战役进攻方美军伤亡7.5万人,日军光阵亡就超过10万人,另有7400人被俘。

战争初期

1939年德国攻打波兰,进攻方德国阵亡1.6万人,防守方波兰阵亡6.6万人。

1940年德国攻打法国,法国战役进攻方德国损失27万人,其中阵亡4.5万人,法国损失50万人,其中阵亡8.4万人。

东欧战场

基辅战役进攻方德国伤亡13.2万人,防守方苏联伤亡19.32万人。

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进攻方德国伤亡2万人,防守方苏联伤亡和被俘17万人。

列宁格勒战役进攻方德军和仆从国损失78万人,防守方苏联阵亡、被俘和失踪101.79万人,负伤241万人。

库尔斯克会战进攻方德国伤亡25万人,防守方苏联伤亡80万人。

赛瓦斯托波尔战役进攻方德国损失约5万人,防守方苏联损失约24万人。

高加索战役进攻方德国损失40万人,防守方苏联损失60-70万人。

哈尔科夫反击战进攻方德国损失1.2万人,防守方苏联损失7-8万人。

巴格拉基昂行动,进攻方苏联伤亡38万人,防守方德国伤亡和被俘47万人。

第聂伯河会战,进攻方苏联伤亡150万人,防守方德国伤亡120万人。虽然苏联伤亡更大,但是已经可以明显发现战损比已经开始接近1比1了。

东南亚战场

马来亚战役进攻方日本伤亡1.48万人,防守方英国伤亡1.85万人,12万人被俘和失踪。

第二次菲律宾战役,进攻方美菲联军伤亡6.2万人,防守方日本伤亡和被俘45万人。

中国战场

淞沪会战,进攻方日本伤亡4万人,防守方国军伤亡30万人。

南京保卫战,进攻方日本伤亡1.2万人,防守方国军伤亡5万人。

太原会战,进攻方日本伤亡3万人,防守方晋绥军和八路军伤亡10万人。

四次长沙会战,进攻方日本伤亡14.6万人,防守方国军伤亡20万人。

武汉会战,进攻方日本伤亡25.6万人,防守方国军伤亡40万人。

徐州会战,进攻方日本伤亡2.6万人,防守方国军伤亡6.5万人。

北非战场

加查拉战役进攻方德军北非军团伤亡3360人,意大利伤亡3000人,防守方英军伤亡5万人。

凯瑟琳山口战役,进攻方德军伤亡2000人,防守方美军伤亡10000万人。

阿拉曼战役进攻方英国阵亡1.3万人,防守方德国伤亡和被俘5.9万人。

突尼斯战役进攻方英美联军伤亡7万人,防守方德意联军伤亡和被俘25万人。

盟军反攻

法莱斯包围战进攻方盟军: 进攻方加拿大伤亡1.8万人,波兰伤亡5150人,美国阵亡2000人,防守方德国阵亡5万人,被俘10万人。

鲁尔区战役进攻方盟军伤亡微乎其微,防守方德军阵亡1万人,被俘31.8万人。

1945年苏联进攻东北,进攻方苏联伤亡3.2万人,防守方日本关东军损失67.7万人,其中8.7万人阵亡。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进攻方德国阵亡1.2-6.7万人,防守方苏联阵亡34.1万人。

第二次明斯克战役,攻守互换,进攻方苏联伤亡小于德国,德国阵亡超4万人。

柏林战役,进攻方苏联伤亡30-35万人,防守方德国伤亡32万人,另有48万人被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