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高层住宅或将越来越少,密度高、电梯依赖强、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逐渐暴露,该怎样解决?你还会买高层吗?
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
本人从事建筑行业十几年了。
身在这行久了,多多少少知道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我现在买的就是三层,本意是买四层或者五层,结果前几年地产太火了,没摇到号。
我不买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点:
首先,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立足点主要措施是自救。因为目前的消防车云梯最高也才25米左右。还有就是消防员体能原因,高了爬上去估计也没体力救人了。
如果高层建筑着火了。一般靠建筑自带的消防喷淋系统、烟感器等等消防设施前期将火源扑灭。要是没有扑灭那就只有自己凭着足够的消防知识和命硬自救。
楼层高的住户,还可以往屋顶等待直升机救援。往上爬吧!
接下来就是结构设计上,抗震设计的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啥意思呢?就是大的地震,设计要求柱子和梁这些承重结构不倒,但是填充墙该倒还是倒。
高层建筑结构上还有个词叫“鞭梢效应”。感兴趣的可以去查查。
所以大的地震来了,我们结构工程师如果在高层。基本都不跑,直接找个桌子或者啥的躲起来。避免被掉落的砖块啥的砸到。其余的交给上帝。
有人说了,跑了还有希望,干等死吗?经历过地震的人可能就知道了。地震来的时候楼层晃动,人因为失重会头晕恶心。要是遇到那种房屋墙体瞬间开裂倒塌的,可能不跑还有一线生机。
可以去查查08年汶川地震一些幸存者获救的位置和地方。你就明白了。
其他的什么电梯老化,经常损坏,上班高峰期被关在电梯。什么屏风楼挡住采光和通风。日照时间短,一天感觉就两个小时有太阳等等。我就不说了。
高层住宅很多在设计和建造之初就不是考虑适不适合人居住的角度出发的。而是开发商为了利益最大化,从经济角度出发的。经常有甲方在我们部门喊:“多一平米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钱,给我容积率做足,少的面积,少赚的钱从你们部门绩效里扣。”
个人觉得高层用于办公啥的就可以了。人类居住还是底层好,毕竟更贴近大自然。地球就是因为有太阳,有了氧气,有了万物生灵,才有了现在勃勃生机的社会。
钢筋混凝土,作为垃圾都是不可回收的有害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