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再谈东方甄选,当时有人年薪 2 亿来挖自己,但不后悔没走,离职时和俞敏洪心照不宣,透露哪些信息?
发布时间:
2025-03-31 22:24
阅读量:
1
职场情怀的面子,资本算力的里子,咱吃瓜群众今天就来聊聊董宇辉的2亿选择题。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君不见都在公园里对着抖音唱K,大棚里面的农民伯伯都在对着直播摄像头摘番茄。
当知识主播董宇辉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他面临的是一个价值2亿元的选择题。然而,他选择了“不后悔”,这背后隐藏着三重深思熟虑的算计:
一是品牌捆绑溢价的问题,在东方甄选这个平台上,董宇辉的个人IP估值与公司GMV息息相关,一旦跳槽,“知识主播”的人设可能崩塌。
二是控制权陷阱让他陷入沉没成本的泥沼,董宇辉团队手握70%的核心用户群,但带团队出走意味着要自建供应链,风险巨大。
三是权力平衡术揭示了动态股权博弈的本质,新东方的财报显示,董宇辉直播间贡献营收占比巨大,一旦分手既保不了股价又赚不了情怀,还容易被骂做陈世美。
在职场心理契约的较量中,俞敏洪展现了“渣男式管理”的真谛,情感勒索公式就是价值观要求我必须回来”,实际上是以道德绑架替代股权激励。
同时,通过给董宇辉挂上“文旅副总裁”的虚职,并扶持新的主播来分散流量,俞敏洪巧妙地实施了去董化的阳谋。
而董宇辉声称“现在不后悔”,实则陷入了认知失调矫正的状态,如同百度员工怀念陆奇一样,越得不到越美化过去。
当资本+大数据,任何人都逃脱不了算法的算计,当董宇辉在镜头前畅谈“不为2亿折腰”时,资本市场的反应却异常诚实。官董宇辉的新公司“与辉同行”估值仅为东方甄选的五分之一,但宣离职当日,新东方股价下还是跌9%。
与此同时,俞敏洪在2024年套现12亿港元,却给了董宇辉一座“最佳战友奖杯”。这一切仿佛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行为艺术,揭露了职场经济学的终极定律:
打工仔的忠心耿耿,在老板眼里不过是“暂时还没找到更便宜替代品”的权宜之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