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要求撤销对等关税,特朗普拒绝,今年前者损失达 1300 亿美元,二人会闹掰吗?最终对美有何影响?

发布时间:
2025-04-10 13:26
阅读量:
5

闹掰倒不会了,马斯克其实骂错人了,他以为是纳瓦罗搞的事儿,其实是斯蒂芬米兰搞的。

斯蒂芬米兰现在是什么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写了个《重塑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你去看了就知道,川普是按照这一套做的。

看完这个就知道大概是经互会加帝国特惠制。

马斯克主要是想要大西洋两岸零关税,但斯蒂芬米兰的意思就是要靠政府力量介入。

下面是对米兰这个报告的一个解读,现在这种解读还是不少的,之前也有人提到,但投资圈之前可能也不够重视,台湾的雷倩之前一直强调这个人的重要性。

米兰的经济主张'深受“供给学派”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地缘供应学派”。他主张通过税收优惠吸引资本回流美国'重视供应链安全'强调国防开支的经济效益。从他的这些主张中'我们可以预见到'他可能会倾向于采取一些大胆的、甚至可能引发争议的政策'以“美国优先”为原则'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核心观点是'当前美国民众对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的不满'根源在于美元的长期高估以及贸易条件的不对称。而美元高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即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Triffin Dilemma)。

特里芬难题

想象一下'美元就像是全球贸易的“通用货币”。世界各国都愿意持有美元和美国国债'因为它们安全、流动性好'可以用来进行国际贸易和投资。这种需求并非完全基于美国自身的经济表现或投资回报'而是出于一种“储备”的目的'就像大家习惯用某种货币来交易一样。

比利时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 (Robert Triffin)在很久以前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他说'作 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必须持续地向世界输出美元和美国国债'才能满足全球贸易和储蓄的 需求。这就好比美国开了一家“全球银行” '不断地发行“存款凭证” (美国国债)。

为了输出这些“存款凭证” '美国就需要保持经常账户赤字(可以简单理解就是“花”美元的 比“赚”美元的多)。但这并不是因为美国人太爱买外国货'而是因为美国必须“花钱”才能让其他国家拿到美元'然后用这些美元去购买美国国债。


因为有特里芬难题,所以美国维持制造业其实是不可能的,除非将美元变回记账货币,搞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供应链,迫使盟友依靠美国提供的国安保护,然后让盟友为美国的债务买单,并且将制造业的产业链回流美国。

纺织业如果能回流美国,那么就是再工业化的开启标志,纺织业是工业之母,纺织业需要机器所以机械制造会重新建立,运输需要运输工具,那么造船业和铁路运输也会开始恢复。纺织业本身作为纤维产业又可以反哺化工,还能训练工人,可谓是一举多得。但我并不看好。

牢川的行为就是打碎霸权,靠收缩势力范围,搞经互会和帝国特惠制自保。

让盟友各种强制购买美国的产品,等于朝贡。

这一点对特斯拉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经互会体系是要搞定额商品的,难道特斯拉汽车也要被拉进定额体系?对于一个大资本家而言,这个前路并不太好。

不过,如果只有帝国特惠制,也就是封闭的系统,但内部是自由贸易,并且美国产品对各个自治领(盟友)倾销的话,对特斯拉并不坏。

马一龙可能希望的是特惠制,不希望经互会。

可是斯蒂芬米兰的意思就是特惠制加经互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