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提到朱祁镇和于谦,网友们的态度总是严重的两极分化?

发布时间:
2025-04-21 22:45
阅读量:
0

总之明朝的事情,处处诡异。

明太祖铁血治国,文官们应该被压制的。

先说几件事,这第一件事,南北榜案。朱重八老了,洪武三十年,录取的进士全是南方人。朱重八仅仅是让多录几个北方人,文官顶着不干。这应该是一次试探,如此不合常理的事情。而且他们找的一切理由都占不住脚。背后一定有人。

第二件事,朱雄英之死,做为嫡长孙,他不死,朱允炆出不了头。太子妃常氏,她不死吕妃出不了头,朱允炆也出不了头。他们是勋贵的人。朱标之死,朱标其实十分铁血,做为朱重八精心培育的太子,应该十分合格,可惜也死了,朱标不死,朱允炆也出不了头。怎么样,看着是不是十分巧合,每个人的死,都为庶岀朱允炆铺路,这真是巧合吗?别急还有,除了上述人能与朱允炆争位的,还有秦王,晋王,秦王明确被毒死,虽然秦王记录秦王十分残暴,可仅凭几个厨娘,真的敢动他吗?秦王一死,晋王就成了那个危胁,很巧晋王也死了。这每个人都是巧合吗,每一步都为朱允炆铺路。吕本文官,南方人。

第三件就是老朱之死,据传,临死前秘召朱棣进京,朱棣没到,老朱就死了,而且匆忙下葬,不许藩王进京奔丧。完全不合帝王规制。

第四件事,方孝孺,作为建文三傻之一,他与其他两个不一样,他连科举秀才都考不上,走后门当了个小官,却在建文朝成了与齐泰黄子澄科班一起成为朱允炆的心腹,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他的老师是浙江人,宋濂,南方浙江人。方孝孺废了科举,废了南北榜,全靠举鉴当官,建文才四年,方孝孺举鉴了八百多人。此后,不断有人为方孝孺叫屈,又是平反,又是诛十族,又是读书种子。一个科举考不上的读书种子,有这种读书种子吗,而且这货十分没品,朱棣进京,妻子上吊,女儿投秦淮,儿子自杀,你猜这位气节忠臣为什么没有马上死,还等朱棣来求他?其实他是被从京外抓回来的,而是没有诛十族,才杀了他和他弟弟两个人。

第五件事,明仁宗停下西洋,仅仅十个月,迅速停下西洋,一个搞殉葬的却叫仁宗。

第六件事,明宣宗,宣宗重下西洋,可以带骑兵冲锋陷阵的宣宗却活不过,体弱多病的明仁宗年纪。安南十万大军全军覆灭,将领私自回京,被下狱论死,却杀不了,以三杨为首的文官不断的下场求情,什么时候文官和武将这么好了,而安南是下西洋的要地。三杨,杨士奇江西人,杨荣福建人,杨溥,湖广人。南方人

第七件事,强开重下西洋的英宗,先后是,福建起义,土木堡之变,又是换景泰,于谦浙江人。土木堡之后,于谦掌握大权,先废五军都督府,又废南北榜,文官掌大权,朱祁珏不再下西洋。

第八件事,宪宗重下西洋,又是南方起义,又是女真不稳,蒙古入侵。终于失了败。

第九件事。刘大夏,一烧郑和海图,二阻止汪直收复安南,他一个兵部一个主事主动秘密游说兵部尚书联合内阁阻止收复安南。然后等他当了兵部尚书一言不发,唯一一次开口的就是,阻止孝宗发兵救援被蒙古人围着甘肃。而在这之前他逼死了甘肃守将,然后甘肃被蒙古人洗劫一空,四安南遣使专门问候刘大夏。刘大夏湖广人

第十件事,宣德下狱论死的放弃安南的将领,正统元年,全部官复原职,归还财产,正统元年,浙江所有田亩比照民田收税此前全部收重税,有的一亩收一两石税。

第十一件事,也先,明史记载是,也先入侵,直逼京师,朱祁镇才匆忙起兵,亲征。那么朱祁镇可以洗掉两个罪名,第一个,亲征胡闹,第二个不懂军事几天就出兵。外敌入侵,君王亲征,这是胡闹吗?这明明是英雄,是圣主仁君,第二个不懂军事,几天就出兵儿戏。那么,外敌入侵,兵峰直击京师。这不是兵势如火,匆忙起兵不是应该的吗,兵贵神速那有时间从容集结兵力。这不是不懂军事,这是太懂了好吗。

也先很奇妙,于京师家门口土木堡一战灭掉五十万大明精锐,抓了皇帝,竟然不趁机攻入京师而是退回草原,一个多月后才回来,第二个可以一战灭掉五十万精锐的战斗力,竞然打不过残兵败将守着的于谦。

第一个代言人朱允炆,被朱棣反杀,第二个是朱高炽,宣德不是,宣德是朱棣教出来的,立了太子后迅速过世。朱祁镇小时候很好控制,然后长大不受控制,所以土木堡,换了新的代言人,朱祁珏,第三代,代言人。这里说一下襄王:土木堡之后,孙太后急召襄王登基,而襄王拒绝皇位,什么情况下,人会放弃皇位?

那知道朱祁镇反杀朱祁珏,应该是石亨与其他人分脏不均的结果。第三代又废了。接着宪宗是个有手段的,利用西厂和汪直与他们打了平手。宪宗儿子仅次太祖。这与宪宗的手段,还有藏着的孝宗已经现身,没必要盯着这个去控制皇帝了。第四代的代言人。孝宗。这个十分听话,但是到了正德可以接位的时候也得消失的。正德年纪小可以控制,可他十分不听话,自然得消失。嘉靖也是年纪小。只是嘉靖十分聪明不受控,所以他经常被刺杀,但是这老道十分幸运,几次三番都死里逃生,所以老道成天躲在宫里不上朝,还每天不在一个地方睡觉。才活到六十几,只是八个儿子就剩一个了,什么二龙不相见,就是隔离嘉靖,控制未来的皇帝,由他们教育,嘉靖活着的时候,万历出生,作为唯一的孙子,没人敢告诉嘉靖,嘉靖到死也不知道有这么个孙子。潞王是隆庆年间出生的,隆庆也没几年,万历,看到没又一个小皇帝,因为成年了不好控制,万历也聪明,就是不立太子,拖着躲着才拖到了最后,因为一立太子,他也就可以。光宗是成年人,所以一个月都没过去。朱由校又是一个小皇帝。只是朱由校长大又不好控制,还推出了魏宗贤。所以只好再次落水,崇祯又一个小皇帝。明朝总是刻意维持一个小皇帝。嘉靖是运气好加上推出严阁老,嘉靖的太子,当天立好,第二天就死,后来不敢立。万历不立太子。拖着才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