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5年回头看,陈平,张维为,沈逸或者其他学者哪个学者对美国的观察是准确的?
毫无疑问是张维为。 很多人都抨击张维为就是恩情党、赞歌党,张维为本来就是体制内的,唱赞歌是他的本职工作。 但是不能否认,但是他对美国的判断,基本都很准,一方面来源于他本身就是研究这方面的;另外一个方面则是,他作为外事人员的时候,几乎走遍了全球所有的国家,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实地体验实地考察过的。 还有一个我认为更重要的点是: 张维为是吃过见过的,亲身经历过不少大场面。在他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从改革开放、苏…
给小学五年级学生计算「27 个 3 连乘」并准确读出结果(结果数量级在 7 万多亿)合适吗?
合适。根据信息学竞赛圈子的普遍水平来说,小学五年级基本已经到了可以手搓线段树(绿题)的水平,如洛谷 P3372、P3373。而快速幂与高精度乘法模板题则为橙题水准。当然,如果题主认为这位学生应当使用NTT或是FFT计算大数乘法的话,那么这道 难度过高的题目显然是不合适的,不过考虑到近年来省选难度逐年拔高还是建议这位学生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点。
如何看待deepseek在四位数乘法上准确率大幅提升?
我有一个暴论(而且不太可证伪……),诸位看一乐就好。 我认为,本质上现在所有LLM都可以看成是:语感超级牛逼,但是对文字之外的事情一无所知的中学生。 他看过太多内容(包括数学题),语感牛逼的一塌糊涂,以至于它可以用这种语感答数学题。 比如你看1+1=2,你会想到1个苹果和1个苹果放一块是俩苹果;或者高级点想到加法规则或者皮亚诺公理。总之要么是经验事实,要么是某种变换规则。 但LLM不一样,它是根据语感,觉得1+1=…
用母道称呼公道真的准确吗?
今天是母务员考试,我走到母路边上的母交站牌等母交车,上了车之后突然烟瘾犯了,但是一想这是母共场合不能抽烟要有母德心。考点喷在一所母立中学,旁边靠着母安局和肯德比,我走过母安局门口看见一对妻夫,女生说:“老母,我们一会吃什么?”走进考场检查身份的时候发现我的母民身份证没带。 (转自知友,给我笑晕了。找不到是在哪里看到的了,侵删。)
你有什么比较准确的识人技巧?
我这儿就不掉书袋搬运古人那些相面学了,说点简单易行轻松好玩的方法,咱也别整的多神秘,好像苦大仇深心思多重似的。 给你一个场景,总结就这么几个方面,你按图索骥基本八九不离十: 比如说相亲场景下,无论是线上或者线下,都存在一个“人设包装”的基础操作。 为了避免被人说暴露别人隐私,就不截图一些自媒体相亲平台的会员信息了,但我可以大概描述一下你们就懂。 为了不引起男女对立层面的争论,让大家专注于解构人设,我…
有报道称,DeepSeek 在应用商店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在准确性方面接近垫底,你怎么看?
第一阶段:懵逼,等通稿。 第二阶段:宣称DS是抄袭。 第三阶段:宣称DS是假的,骗国补。 第四阶段:宣称都是小粉红自HIGH,老外根本不CARE。 第五阶段:被洋爹打脸,只好承认它在国外已火。但国外都是看你笑话的,不是真的在乎你。 第六阶段:被洋爹打脸,只好承认国外CARE。但国外分分钟制裁你,掐你脖子,让你翻白眼。 第七阶段:将DS加入战狼套餐,宣称只要喜欢它的(国内限定)都是碍国贼,只有他,才掌握着“如何正确爱国”…

黄历哪个版本最准确?
推荐百家万年历APP,这是一款贴心的日历查询工具,集日历、农历、黄历于一身,提供公历、农历、黄历、宜忌查询等多种功能, 区别于传统单一的日历软件,将时尚信息与传统信息完美结合,主打中国风,对于很多喜欢预测、算命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个专业的平台。 不仅有万年历的功能,还提供了天气详情、答案之书、预测等实用功能。天气详情,故名思议,可轻松查看本地区一周以内的气候变化,平台还贴心的提供了穿衣、洗车、紫外线…

为什么很多中医现在还是用戥秤,而非更加准确的电子秤?
一堆人说秤砣厉害的,分辨率高的,不受重力影响的 这玩意能称量百万分之一克,也就是一微克,还能自动估读0.1微克 请拿你的秤砣称个10微克给我看看 还有说不好分装的 随便一个广告截图 需要500g,十几个漏斗各自是200克左右,计算机称量,计算机加和,取最接近500g的漏斗集合打开,得到一份500g的小龙虾 这种东西比你人工准多了还快多了
如何看待13岁男孩滨江骑行道逆行撞上10万自行车被判赔3万?碳纤维部件的新旧伤是否可以准确鉴定?
1、小孩逆行承担主要责任,不存在任何争议空间。 2、绿道问题。我没有在任何绿道骑行过,不发表绿道和道路异同的评价。但是靠右侧行车是中国道路行驶的准则,是全体中国交通参与主体应有的共识。 3、超速问题。车主不提供事发时的码表数据,有可能是因为速度超过了15km/h(虽然他没有义务提供)。那么当事人超过15km/h是否有责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没有明文规定自行车限速,这也导致了无法可依,从而“没有得…
在科学史上,有什么解释非常错误,但预测非常准确的例子?
牛顿计算声速。 牛顿把声波传输过程看成一个个相连的弹簧振子振动的过程,然后一通计算,总之,最后得出了声速的公式是: [公式] 其中 [公式] 是大气压强, [公式] 是空气密度。这个公式相当简洁美观,唯一的问题是带入数据算出来的sh声速是280m/s,这和测量值340m/s差太多了。然后,我们牛爵爷一顿操作,他说上面的公式没考虑空气分子大小以及水汽作用,考虑之后要再乘以7/6这个系数,所以最后的理论结果是280*7/6=32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