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书时有没有让你笑出声的段落?
参合陂战后,太祖(拓跋珪)问王建如何处理燕国俘虏,王建说,我们没粮食,把他们都活埋了吧。太祖从之,不久即悔。 太祖入关攻中山,中山守军仓促未关门,太祖欲攻入城中,王建怕城里战利品被毁,建议天明入城。第二天一早,城门已关。 太祖派人劝降,城中人喊:我们怕被活埋啊! 太祖回顾王建,唾其面。 成汉笑话:“何不称帝以自娱一方?”“我乃祖乃父亦是晋臣。”“朝闻道,夕死可矣。”
为何中国历史书中很少提及五胡乱华?
这么说吧, 哪怕是在我大清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中,都是有“五胡乱华”这个篇章的: 在 1904年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中,都明确指出了匈奴兵进入中原地区的烧杀掳掠,充满了强烈的亡国之痛和屈辱感,他们掠杀中原人民,破坏中国文化,是暴君。还有下面这个 1909年的历史教科书,也是有五胡乱华的内容的: 这是2024年最新版本的教科书里的内容: 只能说,大清看到现在的教科书都得称一声团结……
为何史书少有令人有「跪感」的「烧脑」的权谋反转?
题主读书不认真啊。 史书上可没有闲话,随便几句都够人琢磨半宿的。 选最短一篇初中教材文言文举例: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
史书里有哪些部分是已被现代考古推翻的?
曹操他家的血统问题,目前经过考古和DNA技术基本证实了,他家是一支独立曹姓氏族。 但在《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里,官方说法说的是他老曹家是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人,这是史书盖章认证的。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从官方口径来看,曹魏皇室一族基本是自认曹参之后的,毕竟大家都喜欢给自己找个牛逼祖宗,总不可能说我祖上是曹无伤,篡汉就是为了给祖宗报仇吧? 但是咱们也知道,曹操的爷…
为什么历史书上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出于情分,给老一辈革命党人,民族主义者,还有对面的遗老们留点儿面子。 挑一个出来背锅,这个结论比较顺口。 因为不能直接说辛亥革命的所谓成功不过是清政府合法性彻底崩盘之后的无序毁灭,而失败是因为它的领导团体平庸无能,革命纲领脱离实际。 热血,理想,口号,动情的文字和慷慨的演讲都不能当饭吃当子弹用。这是现实世界,要实现一场成功的革命,靠的是有序的组织,顺应人心的纲领,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如钢铁般坚毅的领袖…
看史书里尧活到了118岁,舜活到了100岁,那会人们这么长寿的原因是什么?
我曾经看见过一个分析,很有道理。意思是说在远古时期天文历法还不完善,再加上四季不分明,有可能古人们的一岁可能就是180天。比如说姜子牙,历史里记载他出山都七十多岁了,去世时候一百四十多岁,而诗经里形容他是维师尚父,时维鹰扬,鹰扬一般形容壮年男子,另外他女儿嫁给了周武王。这些信息串联起来,依照一岁为180天来算就合理了。姜子牙出山七十多岁,按现在来算大概三十多岁,他二十不到结婚生女,他女儿应该十六七岁,…
几乎改变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籍籍无名?
香积寺之战已经是鉴史盲神器了。如果你想知道对方是不是真懂历史,就问他知不知道香积寺之战,如果他巴拉巴拉一顿说什么唐军和叛军激战一整天,阵斩超过十万,是冷兵器时代最激烈的对决云云,你就可以伸伸脚了。 其实香积寺之战,并不是什么特别出名的战役,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被宣传大概是在2020年后,抖音上把这场战役吹得神乎其神,与索姆河会战并称为古今最惨烈的两大战役。 其实但凡稍微懂点历史的,或者对历史有一点点敬…
为什么历史书上总说《辛丑条约》赔了那么多钱,没说后来大多数国家中途都放弃了中国的赔款?
《辛丑条约》里要求清朝向各国赔偿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一直赔到1940年12月31日,年息4厘,本金加利息,实际需要给列强9.8亿两白银。 赔款两年后,由于白银价格下跌,各国要求以本国的货币进行结算。没办法,只能先拿白银兑换成各国货币,再进行赔付,导致几年间又多支付了几百万两赔款,如果39年一直按这个来,中国需要额外赔付6000多万两白银,实际赔付将超过10亿两白银。 1917年,中国中止对德国、奥匈帝国赔款,战前大…
史书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土地就那么多,不分,人就要饿死;分,过个几十年,人就牢牢地长在土地里,其他人慢慢饿死。等到饿死的人足够多了,没饿死的人就会用刀把土地再分一次。 我们总是为加足马力开工的工厂感到高兴,那是繁荣的象征。可是当工厂生产出来的罐头没人买怎么办?不要紧,生产子弹,子弹一定有人买的。 世界每一次大融合的巅峰,就是大战争的前夜。当人们为国际间的交流欢呼时,足以流干几千万人血的仇恨就开始蔓延。 第二名最惨:第一名…
有哪些思维透彻的历史书籍推荐?
1、《南明史》,顾诚。举个例子:李自成败出北京并不是因为他入京以后迅速堕落腐化,而是相反,是因为他没有联合地主阶级完成封建化才导致的。类似于这样的观点,两册书俯拾皆是。虽然有些观点不能认同,但着实是极为优秀的作品,深入浅出,比读小说好看。 2、《党员、党权与党争 : 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王奇生。我党对国民党的打击不是优势问题,是降维打击。 3、《被统治的艺术 : 中华帝国晚期的日常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