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降军面对同胞能忍心挥下屠刀?

发布时间:
2024-08-26 06:36
阅读量:
36

因为你看历史太少了


以大英雄戚继光为例,裕王爷(隆庆帝)登基,即调入京城禁军神机营副将,属于嫡系部队。为了远离政治漩涡,也是发挥自己特长,戚申请镇守边疆区,谭纶此时担任蓟辽总督,保举戚镇守北方,官至蓟州总兵。

后谭纶升任兵部尚书,戚地不动、官不动,但是逐步进爵(这就可以看出,戚主动和权力中枢保持距离),先后辅佐4任蓟辽总督,长达14年之久。期间与蒙古战事稀少,几乎没有战绩。

戚申请浙江训练的士兵(亲兵)调到蓟州,员额3000(注意这个数字,这大概是戚的铁杆),后扩充至2w。

1582年,张居正逝世后不到六个月,戚继光遭受弹劾而被罢免,后来调为广东总兵,官阶依旧。

1585年,被参劾,免职,回乡。朋友少有来往,积蓄甚少,晚年一贫如洗,甚至医药费不继。

1588年,有御史上疏建议重新起用,受万历驳回、责罚。三个月后,死于家中。


我是要讲戚的故事么?不是,是3000人的故事。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蓟镇三协南兵营,因东征朝鲜结束而提前撤回来预防倭寇的三千三百多名南兵。蓟镇总兵官王保把他们召集到演武场后,等待而来的不是关于为何“长久拖欠南兵军饷”的说法,而是无数自己人(北兵)的屠刀。

“南兵不顾生死,一向直前,吴惟忠(戚家军老将,浙江义乌人,蓟镇南兵主将)之功最高”——《朝鲜宣祖实录》

“吴副总惟忠,浙江金华府义乌县人也。癸巳之役攻平壤,先登功最。”——《碧梧先生遗稿》

《经略复国要编》:兵部侍郎、蓟辽经略宋应昌,定下南兵东征军饷,普通士兵达年薪43两余,而大明通行的募兵年薪仅为18两。后宋应昌援朝结束被撤回京,接着便解职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所欠军饷自然无踪。南兵主将吴惟忠的首功赏银同样没有,最后只拿到20两了事。

“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钱粮不加,含忿作乱。事觉,杀三千三百余口”——《朝鲜宣祖实录》

注意措辞,谋作乱,就是还没作乱,可能有较大的怨言,有一些不配合的行动,但是作乱的动作尚未彰显。此时,银子,那是一毛都没有的,刀子,管够。提前杀了,省得真作乱了,又省银子又安全,属于两难自解了。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就是铁杆戚家军3000人的最后的故事。

为何对“同胞”挥刀劲儿十足,题主,你懂了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