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怎样看待我们最近二十年内新造的汉语词汇,他们是否使用这些词汇?

发布时间:
2024-11-20 18:04
阅读量:
15

现在日本人眼里对岸就是一群呼呼嘿嘿,而现代汉语 (Mandarin) 对于日本人而言,跟古代日本人借词用的汉文 (Kanbun / Classical Chinese) 虽然有继承关系,但是也不是一回事。

这方面具体可以参照隔壁欧洲的发展,本质上是同分异构的。我也一般拿欧洲的情况跟这边的德国和瑞士朋友解释东亚的历史发展以及中日朝的关系,可以很快理解。

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英语或者日耳曼语言发展上跟日语算是接近,在底层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引入了众多拉丁语或者古希腊语的词根,洗版了自己的专业词汇的同时,也在通俗的方面保留了原有的底层,并且意思接近、词源不同的词汇也可以突显一些细微的语义和语用差别。其实对于这些当年的蛮子而言,古希腊或者古罗马这样的古典文明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就约等于古代中国(尤其是唐宋时期)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再之后,正如同西罗马被蛮族攻陷、地中海地区经历了各种改朝换代,中原土地上遇到的类似状况对于日本人而言也是如此。英法德这些之前的边陲之地,尽管看待意大利会有一丝觉得这是罗马崛起龙兴之地的想法,但是还是会认为近代意大利本质上是伦巴第蛮子,和古典文明还是不太一样。日本人看到元朝彻底覆盖中国,以及后面清朝这样的呼呼嘿嘿执政,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觉得古典中国已经无了,也是合情合理了。

所以日本人一般崇尚的借词来源是汉文,而且这个汉文等同于文言文,而不是宋元开始兴起的白话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日韩人而言大抵如同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法语跟拉丁语之间的关系。罗曼语言直接起源于通俗拉丁语,被认为是拉丁语的后继者。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人至今认为文言文只是书面汉语的文体或者风格,但是其他国家的人经常认为这是不同的语言。甚至很多中国人所认为的方言,在语言学上也被视为汉语族 (Sinitic languages) 下的独立语言,而不仅仅是汉语的区域性表达风格。比如官话是Mandarin,粤语是Cantonese,而客家话则是Hakka。

正如同英国人和德国人早期也主要使用拉丁文当公文体,日本一开始官方也只用汉文,后来才慢慢过渡到假名混写体,只为了更广泛的普及。英国人和德国人也是这样慢慢把本土语言规范化,并取代拉丁语的地位。

这个比喻虽然粗浅,但还是能让人快速理解日语和汉语的关系,以及两个文明之间的发展。日本人近代利用文言文的逻辑,在学术上颇具创意地造新词,也与昂撒人在化学、数学、医药学、生物学等一系列学科拼凑希腊语和拉丁语词缀词根展现出的创造力一样。可以看到很多源于日耳曼母语者的古典语言新词也反馈给了罗曼语族的法语、意大利语,甚至反馈给了现代希腊语。而近代的汉语接受这些词汇也是同理,毕竟概念来自西方或者日本。

而作为一个有悠久借词历史的文明,现代日本更愿意用英语来表达概念也是合情合理。毕竟英语现在是主要的学术语言,就连在欧洲也是这样,古典语言的后继者意大利语也经常直接使用英语的单词来表达相应的概念。日语本身就没有文化的桎梏,汉字词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外来词,至于主流怎么表达概念,那纯粹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建立在习惯上。现代日语自然允许你想方设法写汉字词或者多使用汉字用法,但是只会像故意选择拉丁语词根的德语文章一样,能看懂但是看起来非常生硬奇怪,日常也没有人这么做。

同时这样的乱借并不是独有日本一家。就说英语吧,毕竟英语借词已经到了洗版底层词汇的范畴了;隔壁德语虽然爱借,但也只是专门表达复杂的概念,而基本词汇则与借词并行不悖。英语的词汇体系有多杂乱可谓人尽皆知。西日耳曼的底子可以理解为对应了日语的固有词,而中世纪早期英语成文则采用了大量拉丁语词汇,因为在此之前英国所有在文字上的需求都采用的是拉丁语,这就可以对应汉文了。后来到了莎士比亚时期,主要的文化引领者变成了法国,所以英语也开始改引法语词,数量之巨也几乎给基础词汇都洗了版。这种第二次从不同语言借词的现象,类似于日本转而从英语借词的趋势,甚至还有一个相似点,就是虽然现在英语常用很多法语词,但是在学术语境下组合新词,还是会偏好援引拉丁语和希腊语词根。这就有点像日语在专业领域上也偶尔还是会采用汉语词一样,虽然可能跟汉文和白话文的用法都不一样。不过有趣的是,法语本身就是拉丁语的后继者,由通俗拉丁语沿革而来,所以英语约等于向不同阶段的拉丁语借了两次,导致有很多同源词出现,这点知乎有其他答主做出了非常详细的介绍。而日语相当于从一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引用词语。

扯了那么多背景知识,回到流行用语上。这个东西自然和流行文化是挂钩的,而很明显,中国的网络和流行文化反倒是深受日本流行文化影响,从二次元,写真、女优、放题、萌文化、鬼畜、「草」这样家喻户晓的日本来源借词就可以看出。反过来,题主举的这些例子,在日本的语境下根本构成不了讨论热度,对于他们而言恐怕就跟拉美文化amigo们的热词一样,只会停留在偶尔有人写一些科普中国流行词的「公众号文章」中见到。要想达到日常也使用的范畴,还是需要相应语境或者绝对的文化影响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