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 车祸遇难者母亲回应其「女儿驾驶技术、车门打不开」等争议,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
2025-04-03 13:28
阅读量:
0

只说一个细节,关于乘员自救时车门打不开,被困车内烧死。

相信科学的话,那乘员打不开门而被烧死,概率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计。

看照片,撞到的是路中间的固定隔离水泥墩,车子前舱全部溃缩;又直到撞击发生时速度是97。
那可以估算一下冲击G值:

前仓整个撞溃缩,但是ab柱完好,水泥墩本身固定在地面不会动。
可以认为97-0的减速,就在前仓1m多点的溃缩长度内完成的,就按1.5m算,一个很简答的二元方程组
s = 0.5*at^2 = 1.5
v = at = 97/3.6
得出 t= 0.11s,a = 242m/s^2.
即,车子在约0.1秒的时间内撞停,减速的冲击起码高达24个G。

以上计算全是按照匀减速(变减速的话,峰值G值会更高),且溃缩得强仓长度也高估了(实际溃缩长度更短,G值更高),所以实际达到的G值一定比这个估算值明显更高。

可以想象一下,地球重力突然增加到正常24倍不止,身体会发生什么。大脑会向单侧极度挤压,很多组织器官的肌肉纤维和毛细血管壁会被拉扯断裂,导致一定程度的内出血。

目前,训练有素的太空宇航员,可以在穿抗压服的状态下,承受8-9G,再高就很可能昏迷;而未经训练的普通人,一般昏迷的阈值是3-5个G。

以上,本次车祸,3名成员,绝大概率当场死亡,小概率重伤昏迷。
如果撞车后,乘员还有意识,且有能力尝试去开门,那是超人


谢谢评论区Berning​指出的公式错误,已修改。
再补一个我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小米被指责并不无辜:小米su7发生交通事故,为什么有的人会觉得是车企的问题?


再补充一点,本来故意没写,因为没法量化估算。但在评论区回了一下,就补答案里吧:

上面每一步推算都在按照让G值最低的假设进行。
这还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实际碰撞时,人体脆弱部位承受的伤害,会比单纯的整车G值伤害严重很多。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标准的安全带是不能把人牢牢捆在座椅上的,撞停时,人对抗加速度的受力点只有安全带,躯干会向前飞,再被绷紧后的安全带反方向急速拽停。四肢和头于躯干间都是灵活的关节,并没有安全带束缚,会被躯干带着发生甩动,像挥鞭子一样的物理效应,造成的损伤医学上就叫挥鞭伤。各位可以查一下,挥鞭时的力学模型,鞭子的各部分加速度相对于鞭柄都是什么样子的。现实中,60时速撞停,颈椎一般都会有50G以上的加速负荷。这也是为什么安全带和气囊必须同时都有,没气囊的话系好安全带反而更没救,因为颈椎的强度不足以对抗挥鞭效应时的惯性力,会直接断裂。
现实世界中,碰撞测试都是以60的速度为准,因为更高的速度,G值实在太高,人体组织的强度太弱,安全带和气囊也没用了。目前没有任何汽车安全标准对100时速的撞停时人体受的伤害有要求。

以上,应该不会再补充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