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生车祸后似乎比油车更容易起火,是这样吗?

发布时间:
2025-04-03 13:33
阅读量:
0

如果是燃油车在发生车祸后着火,无非就是低压线束短路引发着火,燃油箱泄漏,或者燃油管泄漏导致着火。

如果是新能源汽车发生车祸后着火,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低压线束短路引发着火,高压线束短路引发着火,动力电池受到撞击引发着火。这么一对比,新能源汽车引发着火的因素比燃油车多了一个。

从技术成熟的角度来看,燃油车发展了100多年了,积累了足够多的安全设计经验。尤其是因为燃油箱着火是一个非常小的概率事件。

而新能源汽车只是在最近10多年发展迅猛,从技术经验积累的角度来看,远远没有燃油车多。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在是事故中一旦受到挤压,磷酸铁锂电池会冒烟,很少会出现明火。而三元锂电池,百分百着火。一旦三元锂电池着火了最要命的是火势没法扑灭。

从这个角度看,发生事故最危险的当属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没有燃油车安全的,尤其是被动安全设计。我一直都是这个观点。燃油车的安全设计更成熟,毕竟发展时间摆在那里。

新能源汽车难道就不是设计安全一些?当然可以,但是汽车厂家几乎不会在被动安全上发力太猛。原因是被动安全消费者看不见,也摸不到,只有在发生了严重事故才用的上,而发生严重事故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厂家方面却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怎么算都是一次不划算的买卖。所以很多厂家只需要满足国家法规,或者行业要求就可以了。

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家在公开场合都表示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为了安全我们不计成本的投入,但是我告诉你很少有车企在研发子的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我就拿动力电池举例子。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企的动力电池包箱体都是挤出铝设计。见下图,也就是说承受电池重量的电池包横梁或者纵降都是铝梁。

通常而言一个电池包的长度大约在2m左右,宽度在1.4-1.5m左右。电池包挂在底盘上。电池包的前面跟后面还会布置其他零部件,比如驱动电机,前副车架,后悬挂等等。

整车在发生前后碰撞的事故,有足够的缓冲区间去保护电池。除非是那种非常猛烈的撞击直接把整车都给击穿了,否则一般的事故都不会伤害到电池。

电池最薄弱的地方是侧边,一辆新能源汽车车宽2m,电池包宽度1.4m,那么单侧会有30厘米的保护跟撞击缓冲区间,远远小于电池包前后侧。通常的做法是把白车身的纵梁做厚做强,比如下图。

其次,电池包的侧梁也要有足够的强度对对抗冲击。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是不是这些梁的厚度厚的比薄的安全?答案是Yes。那到底做多厚才算厚呢?这个每个厂家都不同,都有自己的标准,通常都是通过柱子去模拟侧碰,只要不挤压到电芯就算OK。

如果做厚了会怎么样?答案当然是更安全。但是成本也会更高,可能会提高30%,随之而来的重量也会更重。但是重量太重不是一件好事,整车的续航会变得更短。

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会关心这个吗?当然不会,这玩意看不见摸不到,难不成就靠销售一张嘴?只要满足法规就行了,整个行业都是这么做的,问题就不大。把省下来的钱升级一个零重力座椅多香。

以上只是举一个例子,说明安全厂家是可以做好的,但是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这些成本最终也会反应在车价上,但是可能达不到实际的宣传着火,消费者也不一定会买单。消费者购车更看中的是性价比,是情绪价值,是眼睛看得见受摸得到的地方。

所以安全这东西只有发生了事故很多人才想起来安全是多么的重要,中国人买车安全因素绝不是排第一名。智能化,冰箱彩电大沙发,大空间,颜值才是更多人所关注的。

很多时候,消费者是无法绝对一辆车的安全性的,但是消费者可以绝定如何去安全驾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