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台湾日常词汇是中华民国时期的沿用,但在 1949 年后较少用于大陆?

发布时间:
2024-07-15 14:31
阅读量:
47

有一个是“中华民国”纪年。新中国成立后肯定就不用了,而台湾一直用到现在。

多年前我曾经在一家台资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第一天上班,考勤打卡,我一看,卡上有一行字“中华民国XⅩ年”,这考勤卡是台湾运来的。再看机器设备和台湾员工带过来的报纸、杂志、书籍,上面全都有民国纪年。

连战、马英九在南京拜谒中山陵时,宣读的祭文,开头是“惟中华民国XⅩ年”。

有一年,南京举办金秋经贸恳谈会。在某展览馆,台上坐着一排市、区、局的领导干部。台下一排排坐椅上坐有二、三百名参加经贸会的国内外客商,以及一些参观的市民。

经贸会进行了一会,有一位台湾客商拿着话筒站起来发言:

“各位长官,各位朋友……”

有些宣传语,大陆这边解放后就不用了。例如:

亲爱精诚

礼义廉耻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仰天地之正气

法古今之完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个话,新中国成立后,基本上就不用了。

有些表彰褒奖的语言,例如:

功在党国

党国干城

这类民国时期老词汇大陆这边不用,使用开国功臣、国家脊梁这样的词汇。

写信的开头,“钧鉴”、“勋鉴”这类词汇,新中国这边就不用了,台湾仍然沿用。

大陆五十年代初期,就不再使用“国立”、“省立”、“市立”、“县立”这类词汇了。

有些权力机构的名称,新中国这边没有了,台湾那边沿用,例如:

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监察院

内政部

经济部

侨务委员会

蒙藏委员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