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清朝统治下的老百姓要比明朝时痛苦百倍??
中国古代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政府是县,上级的州和郡都是辖县不辖民的,相当于是中央和基层的一个过渡传达层,元代开始随着州的附郭县被取消,州也成为基层政府。而这种基层政府有一个必要的职能就是社会性职能,除了基础的行政、诉讼、秩序、税收之外,还包括对基层的建设、教育、医疗、救济乃至社会福利等内容,前者基本是对上,而后者则的对下。如果一个地方的衙门只负责弹压当地秩序,然后收税、打官司、传达政令,而不负责建…
如何评价历史up达摩说:如果明朝没灭亡,将比清朝提前一个世纪被西方列强吊打,和印度一起成为殖民地?
简单。 去看明朝对西方列强战争和满清对西方列强战争的各自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就拿英国当对标物吧。 公元1636年,英国威德尔上尉指挥官率领6艘船舰前来中国,与中国发生冲突,广东海防当局派出3艘战船冲向英国船队,发射火炮和火箭,迫使英船仓皇逃走,公元1637年11月22日,英商在广州答应了明朝政府的要求,赔偿白银2800两,30日,威德尔向明朝政府道歉,并承诺不再侵犯中国领土。 注意,明朝于1644年灭亡,明英战争爆发的时候…
为什么我会觉得清朝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毒瘤?
满清最大的祸害,是证明了大屠杀是可以有效征服汉民族的。 在满清之前,汉民族一直有一个规律,那就是残暴弑杀的政权和民族是不会有好下场的。甚至杀俘不祥都是很多人深信不疑的。 在满清之前,只要是大规模屠杀过百姓的,基本上就是政权崩溃,众叛亲离,最后本人身死的下场。几乎无一例外。 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只要稍微有点上进心的,都非常注意保持军纪,善待百姓,以此来争夺民心。 但是满清却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以大…
清朝苏麻喇姑的地位是怎样的?
1705年,终年不洗澡,不吃药的93岁宫女苏麻喇姑逝世,51岁的康熙为了再见她一面,竟两次下旨延迟入殓,后下令以嫔礼为其办理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 1705年的冬天,紫禁城内传出一则震动朝廷的消息——年届93岁的苏麻喇姑因病去世。 这位从蒙古科尔沁草原走出的宫女,终其一生未嫁,却成为清朝皇室最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 她的去世让远在外地微服私访的康熙痛心疾首,不惜两次下旨延迟入殓,只为见她最后一面。 …
为什么清朝很多汉人效力,愿意被统治几百年?
前几天国务院表彰全国先进个人,西藏一个家庭被表彰,她们家四十多年守边,当年西藏地方政府给他们全村迁移出去,搬到一个环境较好的地区建村。这家的爸爸带着一家人回到了原来的村子(不通路、半年大雪封山出不去),然后一边放羊一边守边,多次喝退印度军队的进入,多次通报解放军军情,多次发现印度人移动界碑。 妈妈生病,出不去,大雪封山死在路上,再后来爸爸年纪大了也去世了,大女儿带着妹妹继续放羊巡边,两代人六七十…
为什么厌恶清朝的人比较多?厌恶元朝的人比较少?
元代文人:“大元皇帝荒淫糜烂,祸国殃民!” 元朝皇帝:“知道了,记得交税就行。” 清代文人:“ 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清朝皇帝:“讽刺朝廷是吧,拖出去斩了!什么?已经死了?那也不行, 革其职,夺其名,扑其碑,毁其祠,碎其尸,满门抄斩!”在元代,文人看朝廷不爽,喷朝廷两句,哪怕有人举报到皇帝面前,皇帝听到了也不在乎, “诗人吟咏性情,不可诬以谤讪。倘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只要按时交税就…
清朝农民的伙食怎么样?
农民的伙食没找到资料,附一份清末旗人的生活状况。 旗人吃大饽饽 ——金易 沈义羚《宫女谈往录》 早晨把一切都收拾完毕,已经是红日满窗了。初冬,小阳春的天气,北京叫做枣核天,早晚凉,午前午后的一段时间和煦煦的阳光使人感到舒服。孩子早被外婆接走了。外婆是个老护士,恐怕我的病传染给孩子,对我实行隔离戒严。老伴忙着教书走了。我是租赁着赫赫有名的所谓“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几间闲房,院落空荡荡的,屋子里也…
清朝说满语怎么和汉民沟通?
满语是这么个东西: 努尔哈赤读English这个词的时候,发音是“英葛离席”,于是标准满文就写作“英葛离席”。 后来的人学满语,一律发“英葛离席”的音。 实际上关于English这个词,读阴沟里洗和应给利息的大有人在。 甚至于,长白山满洲作为一个孤立语的温床,有的部族里都没有English这个词,这个词指代的意思由Urdu来表示。 但是由于努尔哈赤管这个东西叫做English,Urdu这个叫法就没了。 八旗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一个标准化的、…
知道了清朝对中华文明的毁灭性破坏,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情绪该怎么办?
写一个我个人的观察 其实满清最大的一点破坏力在于,它在一个极为关键的节点上,打断了华夏文明的演化树 (清朝本质上,是中国历史里独一档的存在,它绝不是过往少数民族王朝一样的政治地位,它在中国历史里的地位极为重要,也极为特殊。因为它开辟了新模式。创制了除汉制以外的能够把中国统一,并统治超过百年,还激烈抗拒汉化并成功的范本。 为后世所有有意图征服中国人,汉人,汉地的民族,打了样,怎么才能又不完全汉化,还…
清朝百姓知道君主是满人吗?
辛亥革命时,由于没有统一指挥,各地革命党和会党势力控制城市之后往往不知道新政府的名号该叫什么,只能随便乱起名字。 结果就是很多地方都叫“大汉军政府”:什么湖北大汉军政府,四川大汉军政府,贵州大汉军政府。 陕西革命党组织的起义军,名字直接叫“秦陇复汉军” 有的地方革命军实在不知道自己该打什么旗子,于是干脆直接在旗子上直接写个“汉”或者“大汉”,就算革命旗了。 当然,最好笑的是鲁迅笔下的浙江乡下百姓的…
为什么暗含「大明」的山东济南大明湖,在清朝严格的文字环境中得以留存?
我告诉你一个更反动的。 民国成立以后,北京当局大张旗鼓的把所有带大清的东西改成民国。当他们要把大清门的牌匾改成中华门的时候,发现这个牌匾的青金石不容易得,没办法短期内弄一个新的。他们就打算把它翻转,用牌匾的背后来刻字,先应付过去嘛,之后经费充裕再准备个新的。 结果他们翻转一看,牌匾的背后赫然写着大明门三个字。
清朝云南45万,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都是39.1万。这丢失的6万平方千米的云南领土哪去了呢?
有佤族头人写信给教员说自己自古就是中国人,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作为边疆的自己也不知道祖国还要不要,如果不要了,告诉一声,原信自己检索,每次想起此事,都会感动。 也有汉族土司为了自己的统治不愿承认自己的归属,当然那个汉族土司最后也没能如愿。 建国初期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没定的,得失就是一瞬间。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不能善待汉人?
一碗白米饭,270多年的承诺 1645年摄政王多尔衮首次提出要让江南人民吃上白米饭、喝上肉汤的构想;之后,继任者康熙大帝继承遗愿,巡游江南时表示一定要让全大清百姓吃糠喝稀;而1904年慈禧太后在七十大寿上再次强调,要在10年内让大清百姓吃白米饭喝肉汤。一碗米饭肉汤凝聚了十一代伟人270多年的劳心牵挂,想到这里眼泪总是止不住流下来。
为何清朝调兵最多几万,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这个问题,清朝高层自己也讨论过。 为什么明朝的用兵数量可以远超我朝? 清朝的军机大臣和户部大臣,把原因归结于,清朝的用兵都是在调兵而不是募兵。 ========== 清朝的军机大臣和户部大臣,因为自身的身份原因,在奏折里不能深入谈,但也说出了点皮毛。 因为清军的军制,就是为了镇压国内起义而设计的。具体表现就是,绿营极度碎片化,分散在全国各地,然后在各个关键城市设立满城,调入八旗驻防。通过相对集中的八旗,去监视…
如果最后一个朝代不是清朝,而是汉人建立的会怎样?
1,“列强”不是清朝才来的,明朝就来了。红夷大炮哪来的?还不是打败荷兰人之后,仿制的吗? 2,清朝也不是一开始就打不过,而是工业革命之后,才打不过。手工作坊、闭门造车出品的红衣大炮,还用着1600年的技术,怎么打的过18XX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业化武器? 3,最大的问题,实际上是明朝把汉人反叛的路都堵死了,无非是改土归流太晚而已。而清朝不是没接触西方国家,乾隆就和路易十六做着“笔友”,法…
清朝有巨大的人口红利,为什么被人打的找不到北?
你以为甲午日清战争是日本一个弹丸小国打败了满清这个泱泱大国?事实恰恰相反,日本才是泱泱大国,满清才是弹丸小国。满清的本土只有满城,满清的人口只有200万的满蒙八旗,满城以外的汉地是它无法消化的殖民地,几亿中国人在它看来是对它怀抱强烈敌意随时等待机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下级农奴,而日本则是一个有38万平方公里本土和4000万国民的大国,所以日本当然可以吊打满清。事实上日本打满清都还没用力呢,连动员都没…
清朝妃子侍寝后,为什么不能陪皇帝过夜?
1792年除夕,81岁的乾隆用完晚膳,突然召幸了79岁的愉妃,太监们惊得目瞪口呆。 当太监们到愉妃宫里传旨让她侍寝,她是一万个不相信的,毕竟自己已经是78岁高龄,早已是憔悴不堪的老妪,皇宫里年轻漂亮的妃嫔有的是,乾隆突然宠幸她,真的让她诚惶诚恐。 当晚,按照侍寝的规矩,愉妃先沐浴更衣,等着轿子来接,轿子来了以后,愉妃乘坐轿子被带到乾隆寝宫不远处的一间屋子脱衣服。 为了乾隆的安全着想,所以侍寝的妃子都不能穿衣…
为什么泱泱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好多人唯独对清朝充满敌意?
《灭汉种策》一书,在日本档案中保存,坊间几乎未见流传。作者据称系留美学生宗室某某。以此书向北京某亲王献策。 其计之深,谋之远。思虑之绵密,手段之毒辣,汉人至今犹未出其罗网,真乃满人中杰出者也。 噫!咱们不灭汉人,汉人必灭咱们;咱们之与汉人,实势不两立者也。诚哉斯言,诸君观之,爱也恨也,感应于心。进也退也,当可自栽。 原文如下: 咱们都是游牧种耳。三百年的前,天启我牖,朱明崇祯帝失江山,毛贼吴三桂背他…
和珅的财产如此惊人,为什么百度百科中清朝第一贪污大案却是米案?
这个案子让乾隆从此彻底躺平了 王亶望是王师的儿子, 王师是个实干型的官员,死于乾隆十五年,去世前刚刚提拔到江苏巡抚,可以说是乾隆皇帝一手提拔的。 王亶望在乾隆十五年才中举,后面能够直接以举人出仕,大概率是因为对乾隆对王师的赏识和惋惜。 王亶望仕途三十年,一直也是在西北地方出任地方官员的实干型官员,乾隆对他是比较满意和器重的,可以说是王亶望是乾隆自己一手提拔的干吏,刨去君臣这一层关系,乾隆也对王亶望有…
清朝以前,老百姓是不是一辈子都难出一个县城?
有人做过调查,1980年之前,绝大部分人(农民)都从没有去过他家二十五里之外的地方。 为什么是二十五里?因为这是一个人一天步行往返加上办事的极限。极度的贫困以及严苛的人口流动管理,使农民只能当天往返,他没钱在外地吃饭住宿。 我小时候还看到过山里的农民下山卖木头。天不亮就动身,一个壮汉扛着一根大木头下山到平原的小镇来卖,那时候山里根本没有公路,家境好的用骡子马驮,一般人家都是靠人背肩扛的。中午的时候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