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裁员是为了节约成本,但为啥不少公司先裁基层员工,而基层员工恰好是薪酬最低的那部分公司人员?

发布时间:
2024-10-10 13:04
阅读量:
3

这是个脱离新闻性和情绪性的回答,全文4800字,如果读者所在企业比较大,可以对应下自己公司慢慢看。

多数人在新闻上,看到过很多某某大公司裁员 ......
这几年也有不少人,在某某大公司经历过裁员......

但是有几个人:

深入内部,了解过裁员?
作为直接参与者,经手过裁员?
作为裁员计划制定者,主持过裁员?

我有过。

过去七八年,我见证了集团至少四轮裁员,这里面的很多人是我招聘来的,也是我送走的。

每一轮的裁员目的不同,背景不同,对象不同,下面简单分享一下:

我所在的公司,前身是一家五百强公司(二三百名,八九百亿的规模)的集团人力资源部,目前我们法律意义上完全独立,但是依然做集团的业务,也一起办公。

就这么大一个集团公司,一轮轮的裁员你在新闻上看不到,也不会有新闻(只要不是提供终端服务和终端产品的企业,哪怕规模很大,大多也不具备新闻性,因为公众大多没有听过,也不了解,也不关注),即使在裁员和招聘中来来去去的前同事,又有几个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进来,又为什么被离开呢?

我结合自己过去几年见证的裁员,以及每一轮的裁员背景,做个简单梳理呈现。

因为涉及到集团内部信息,部分内容我会处理,不会全部写实,但是大概的逻辑和背景原因会交代清楚。

第一轮:

大概是15年前后,当时我还没有入职,是看的一些档案资料和听说的。

当时杭州刚刚火起来,集团也第一次进入五百强,通过安永(四大)做了企业管理战略的咨询,据说花了三千多万,具体都做了什么我不太清楚,业务定位,产业定位,发展规划,总而言之很庞大。

体现到人力资源系统就是,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大集团本部。

因为是工业实体集团,产业都在下属的各个园区,所谓集团本部非常小。

因为集团本部什么都不干,也不影响下属各个子公司的运转。

但是15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非常蓬勃,所有的集团公司都在做大做强,做多元化投资。

而本集团作为一个实业集团,现金流很充足,不折腾一下,对不起当时的时代背景。

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小集团总部适应不了这个需求,原来的一些集团部门的人,下属一些大企业的领导班子,也适应不了集团要大跨步发展的需要。

所以当时裁了很多人,但是招聘的更多,基本上裁掉一个,可能招聘两个三个。

以集团人力资源部为例,之前只有十来个人,裁的只剩下二人,分别是正副部长,但是招聘进来一二十人,都是大企业背景的人,比如:

有吉利控股、正泰电器、海亮集团、荣盛集团这样的国内大企业背景的人,
也有强生集团、西子集团、松下集团,这样的外企五百强,
还有翰威特(现在叫怡安翰威特咨询)、美世咨询、安永咨询(和四大会所的安永是一家),这样的顶级咨询公司

小结:

这仲裁员,往往企业是因为有钱,老板想折腾,想鸟枪换炮,觉得现有的人不够高大上,或者对自己想搞的事情没有经验。
老板想要跟的上自己新需求的人,替换到现在的人。

第二轮:

安永咨询辅导了一年的时间,集团本部这里铺的很大,集团设了很多职能部门,下面还有好几个事业部,事业部门下面还有很多子公司,每个部门都增加了很多人。

不仅仅业务部门,特别是职能部门的人员增加更多,人力、行政、办公室、财务、审计、法务、IT,每个部门都是几十号人,但是工作效率和结果似乎很一般,至少老板觉得很一般。

老板很头疼,想改革,但是这些人招聘过来容易,裁掉并不容易,毕竟很多人的薪资还是蛮高的,裁员的成本比较高。

这个时候有一个理论很流行,叫“阿米巴”经营。

简单点说就是:把每个职能中心,变成经营中心和利润中心。

职能部门的工作,充满了管理、下命令、走流程、按部就班、搞方案、开会协商、扯皮推诿,过程重于结果。
而经营中心和利润中心的工作,是结果导向,成本思维,利润思维,我提供什么服务,你支付给我什么价格,我的服务和市场相比的竞争力在哪里,有哪些优势?我需要赚钱、赚钱、有利润样养自己,让能创造价值的人拿到更多的钱。

老板就准备在集团推动阿米巴改革,当时是人力资源推动这个事情。

人力资源首先自己要改革,那时候有一句很时髦的口号——“炸掉人力资源部”,说白了就是不要人力资源部了。

集团就是这样做的,人力资源根据“三支柱理论”成立另个公司,分别是COE公司和SSC公司。
COE公司为集团提供所需要的组织诊断、人才测评、中高端人才招聘、人才梯队建设、企业大学建设等服务,没一项服务都是项目制,沟通报价,当时比市场上价格低。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COE公司的,那个时候17年年初。

我加入的背景是这样的:

因为很多员工做惯了甲方管理,很不习惯也不愿意做阿米巴改革,集团就一边把很多人从职能部门摘到阿米巴公司中,一边从外部招聘新人加入阿米巴公司。
新加入的人其实是刺激原来的老人,你能适应就适应,不能适应就被淘汰,我就是一条新加入的“鲶鱼”。

当时成立了很多阿米巴公司,比如:

人力(COE方向)公司:这个就不解释了,这就是我们公司。
人力(SSC方向)公司:入离职、社保、工资、福利等。
行政公司:这个会议室的运营管理,员工活动,年度体检,年度旅游等。
IT公司:公司的OA、ERP、E-learning等系统的运维,机房、网线的项目的改造,新办公及装修时网络醒目承接,网络、云会议等运维
法务公司:作为公司的法律顾问,安具体项目或者案子结算费用。

刚开始出的红头文件,后来正式注册公司,刚开始集团有股权,后来集团退出股权。

我们这一串的公司,在集团内部成为市场化公司,我们有自负盈亏,自己挣钱,自己发工资,自助分配收益。

这个过程中持续中,有很多人不适应这种工作形式。

一部分人直接不接受,那就协商离职。

一部分人转入阿米巴公司后,做不出业绩,收入大幅度下降,主动离职

一部分人留下来。

我来的时候,正是人员动荡最激烈的时候,

在大部分员工看来,集团就是变相的裁员,就是想让他们离开,我竟然还这个时候加入这里,这里可是一个火坑呀,早做准备吧,哈哈哈

事实上,确实很多离开了,老板也确实是变相的裁员的。

然后留下的,以及当时加入的,我们再后来几年的收入相当丰厚。

别人的情况我只知道大概,而我自己在未来的几年,收入最高时达到了之前的十倍。

我说的是十倍,不是翻倍。

最少的一年,也就是入职的当年收入就是前一年的三倍,此后这几年我的收入和来这里之前相比都是五倍起步。

有人可能觉得,我说是假的,那你就当成假的看也行。

小结:

很多时候改革是手段,裁员也是改革的一个手段。
有人受伤,有人受益。
抱怨无用,唯有适应。

第三轮:

这一轮是在18年的夏天,我当时还参加其中一个事业部的半年度会议,当时老板(集团的大老板,类似于宗庆后)讲话,明显开始要收缩。

我是17年年初加入人力公司,当时集团成立6大事业部,投资了几个新的产业,多了几个集团级副总。

我在过去的一年半,为其中两个事业部招聘了大量的人。

以工程事业部为例:因为组建技术管理部和组建自己内部的设计院,正高级高工加注册的专家,我就招聘入职了8个,其他岗位更多。

这些岗位外部好几家猎头公司也在招聘,但是因为我每年都可以见到各个领导,我可以到他们办公室,明确了解领导想要什么人,而不是拿着JD招聘人,所以招聘效果不错。

但是18年夏天半年度会议上,老板放出风声,要过紧日子,要收紧一点,铺出去的业务都要收一收,很多项目都要停一停。

很多人没当回事,我当时也不理解。

但是在18年下半年的时候,集团真的直接裁掉了不少人,很多人都我刚招聘进来才半年、一年的。还有很多降职降薪,而离职的。

然后到了18年底,19年年初,我明白了。

中央定调子,金融供给侧改,金融开始收紧。

很多大肆扩张的集团公司频频爆雷,P2P开始清盘。PPP项目开始风头之下。

浙江当时在有不少大企业暴雷,规模最大的当属宁波银亿集团,一千多亿的大集团,在浙江民营集团公司中排前十,没有征兆的就爆了。

回头看,集团老板从18年夏天开始裁员,收缩业务,是多明智的决定。

因为集团只有名义上的人力资源部,所以当时的很多裁员是我们人力公司出面沟通的。

小结:

有些裁员是断尾求生,是遇到外界不可抗力因素。
裁员早的,可能抗得过,晚的就倒下了。
裁员是体现,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收缩业务,这些业务要砍掉,相应的人也要裁掉。
这种裁员,不管你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岗,几乎是一刀切。
有两个集团的副总,在一年后,也离开了。

第四轮:

集团在18年下半年,裁掉了很多人,砍掉了不少业务。

但是我在19年,招聘了不少其他岗位——海外岗位。

当时集团有海外业务。

国内金融供给侧改,大的集团公司会跟着国家导向走,在一带一路上,多个国家有投资项目,印尼、新加坡、印度、巴西、阿联酋、几内亚等。

其中巴西、印度、印尼的项目,我招聘了不少人。

然后19年春节,发生了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疫情,然后20年年初全部停摆。

整个20年,这个世界几乎是暂停的,国内外的交往几乎中断的。

集团在海外的项目都涉及到工程建设,要建设自己的工业园、码头等

前面招聘的都是管理人员,但是项目没法开工,这些管理人员也发挥不了作用。

一直到21年年初,疫情的影响依然巨大,集团对海外的投资变得很谨慎(这个时候集团其实比较有钱,主营业务情况很好,赚了很多钱。前两年投资的新业务的亏损基本拉平了)。

然后这些海外人员,几乎裁掉了三分之二。

反正就是和你谈,国外的工作没法开展,回到国内工作,接受岗位调整。

从国外回来,单纯海外补贴,一年少了一二十万,就不说其他收入了。

一直到去年年初,我又重新招聘这些人,因为22年12月国际宣布开放疫情了,放开国门了。国内外的交往恢复正常了,集团准备把海外的项目搞起来,所以23年年初招聘了一批人。

小结:

自然因素也好,经济因素也罢,反正这个业务搞不成了,不需要人了,公司需要裁人。
这种情况裁的多事领导岗位呢,毕竟现招聘的都是领导,下面的兵还没有完全配齐的。
很多时候大企业做新业务,领导岗位先到位,团队随着业务开展逐渐配齐和增加编制。
如果业务到一半,做不下去了,或者暂停不做了,裁掉的肯定很多都是各层级的大小领导。

结语:

刚开始我司只服务集团本部和一些下属大企业,后来完全独立了,我们也开始开发外部客户。

还因为有很多之前的同事,去了省外各个企业,背调时填写的都是我的名字。

所以我这几年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企业,各种各样的企业变革,以及随之的裁员优化。

疫情前有一个很时髦的概念——“VUCA时代”,

第一次听到以为是"无卡”,还以为是说电子支付,以后大家都不用卡了。因为那个时候,杭州的公交地铁全面开通支付宝刷卡,部分试点刷脸支付。

后来才知道,自己搞了个乌龙,不是什么“无卡”,人家说的是“乌卡”。

“WUCA时代”又叫“乌卡时代”。

是四个英文单子的首字母,分别是:

易变性(Volatility)
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复杂性(Complexity)
模糊性(Ambiguity)

四个英文单词的头字母组合起来,与当今社会环境结合一体,便构成了VUCA时代这一概念词汇,它非常确切地形容了我们当今所处世界的特征,也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管理、职业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和治理难题。VUCA因为中文发音像“乌卡”因而命名。

自疫情以来,这个概念说的人少了,可能是避免民众迷茫,增加民众信心把。

但是我觉得现在的社会,从宏观大环境,到个人的工作、个人的发展,更加契合所谓的“VUCA时代”了。

就目前的大环境,我们不论在大集团还是小公司,不论是大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需要有身处VUCA时代的觉悟,面对不确定性和变化性,未来的模糊性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如果有一天遇到裁员,我们该怎么办?不至于事到临头开始焦虑,可以提前做准备,比如:

  1. 增强适应性:接受变化为常态,培养快速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 理性思考: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晰的思维,通过结构化思维解决问题。
  3. 持续学习:不断培训和自我提升,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
  4. 建立愿景:设定长远目标,同时保持灵活性,随时调整具体计划以适应变化。
  5. 心理韧性:增强心理韧性,勇于面对错误和挑战。

最后祝我的读者,在这个乌卡时代,工作顺利,步步高升,居安思危,不断进步。

共勉之!

@知乎职场


关注Arci,发现更多有料、有心的分享:

跟对一个领导到底有多重要?哪本书狠狠地拓宽了你的知识边界?刚刚提拔为领导,怎么树立威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