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晚上要睡觉?白天睡不可以吗?

发布时间:
2024-10-29 13:21
阅读量:
6

不完全如此。人的睡眠时间长短和睡眠时间型(每天在特定时间入睡的倾向)受人的内在昼夜节律、光照强度等因素影响,有个体差异,具体的人并不一定要在晚上睡觉。

白天睡觉是可行的,人们经常在白天小睡,有些人在白天大睡。

在西方人群中,睡眠时间型近似正态分布,具有性别特异性(男性平均而言比女性晚睡)、会在人的一生中发生变化(老年人平均而言比自己年轻时早睡,在岁数很大时数据趋于分散)[1]

10.1016/j.cub.2004.11.039

双胞胎研究表明,人的睡眠时间型的遗传性约 40% 到 72%[2]


睡觉对人的功能可能包括而不限于让脑处理若干代谢产物并进行突触剪枝、让肠道等处处理活性氧、调控免疫系统,这些可能至少需要每天睡眠 2 到 3 小时,普通人往往更需要每天睡眠 6 小时以上。人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受年龄和若干基因影响。

人的昼夜节律受外来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影响,夜班工作、长途旅行等情况经常让人需要倒时差,改变自己的睡眠习惯。同一个人的昼夜节律或清醒-睡眠周期可以随年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等发生变化。二十一世纪初,美国约 0.8% 的人口上夜班。一项研究估计,不到 3% 的长期夜班工人的内源性褪黑素节律高度适应了夜间工作[3]

  • 较强的光线会影响人体的褪黑素分泌,有可能降低人的睡眠质量、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在白天睡眠的人应当使用遮光窗帘、眼罩之类营造足够黑暗的睡眠环境。
  • 长时间在夜间工作、学习的人可能需要强光灯来参与昼夜节律调控并减少一些身心疾病的发生率,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 D 并注意饮食。

世界范围内,携带与短睡相关的基因、每天只需 4 小时到 6 小时睡眠的人数有些许上升的趋势,他们目前在人群中占比约 1%;研究人员在上述短睡者中找到了 3 个基因中 5 个出现次数较多的突变。可能还有其他基因涉及这现象。将上述基因突变引入小鼠会缩短小鼠的睡眠时间[4] [5]

不考虑短睡基因,各个年龄段的人建议的睡眠时间[6]

  • 0~3 个月 每天 14~17 小时,考虑个体差异也不宜短于 11 小时或长于 19 小时[7]
  • 4~11 个月 每天 12~15 小时,考虑个体差异也不宜短于 10 小时或长于 18 小时;
  • 1~2 岁 每天 11~14 小时,考虑个体差异也不宜短于 9 小时或长于 16 小时;
  • 3~5 岁 每天 10~13 小时,考虑个体差异也不宜短于 8 小时或长于 14 小时;
  • 6~13 岁 每天 9~11 小时,考虑个体差异也不宜短于7小时或长于 12 小时;
  • 14~17 岁 每天8~10小时,考虑个体差异也不宜短于 7 小时或长于 11 小时;
  • 18~25 岁 每天 7~9 小时,考虑个体差异也不宜短于 6 小时或长于 11 小时;
  • 26~64 岁 每天 7~9 小时,考虑个体差异也不宜短于 6 小时或长于 10 小时;
  • 65 岁和更老 每天 7~8 小时,考虑个体差异也不宜短于 5 小时或长于 9 小时。

实验显示,没有较强的外部光照影响时,人体的昼夜节律周期多为 23.9 到 24.7 小时,有个体差异、同一个体的表现亦会不断变化,不会固定在 24 小时[8]

在光照之外,遗传[9]、年龄、性别、温度、食物、与外界物体的互动等也能影响人的昼夜节律。

Smith MR, Burgess HJ, Fogg LF, Eastman CI. Racial differences in the human endogenous circadian period. PLoS One. 2009 Jun 30;4(6):e6014. doi: 10.1371/journal.pone.0006014. PMID: 19564915; PMCID: PMC2699031.

在一定强度的阳光或人造光等影响下,相对正常的人体会调整昼夜节律,调整的效果有个体差异。室内照明、电子屏幕等可以不同程度地代替阳光发挥作用。


生活在坦桑尼亚、玻利维亚、纳米比亚的三个狩猎采集群体在日落后约 3.5 小时入睡,每晚平均睡眠时间约 6.25 小时,在日出前醒来。这些人在夏季的睡眠时间较短,在冬季的睡眠时间较长。哈扎人经常在下午睡觉,平均每 10 天小睡 5.4 次,每次平均 47.5 分钟[10]

一项研究招募了 33 名来自同一群体的成年哈扎人(21 名 34.9 ± 14.3 岁的女性、12 名 35.6 ± 14.7 岁的男性),每天选出他们中的 22 人佩戴体动记录仪,发现 20 天间 22 人同时处于睡眠状态的总时长只有 18 分钟,多次观测到少量个体整夜醒着[11]。在远古,人的这种睡眠规律可能在结果上有助于“总是有人在守夜”。

世界范围内,古人经常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他们经常会在天黑后继续活动数小时、在午夜起来活动一阵再睡、在下午小睡,诸如此类。白天,不少古人会小睡,有时这小睡长达 1 小时到 8 小时。


2002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 1982 年到 1988 年收集的约 110 万名 30 岁到 102 岁成年人的睡眠数据,发现每晚睡眠 7 小时的人的全因死亡率最低,每晚睡眠 6 小时到 7 小时的人的全因死亡率低于每晚睡眠 8 小时以上或 4 小时以下的人,自我报告的“偶尔失眠”与超额死亡风险无关[12]

  • 第一作者 Daniel Kripke 说:“我们不知道长时间的睡眠是否会导致死亡。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提前设置闹钟是否真的会改善您的健康。现在平均每晚睡眠 6.5 小时的人可以放心,这是一个安全的睡眠量。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没有理由睡得更久。”
  • 每晚睡眠时间超过 8 小时与死亡风险上升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导致睡眠时间拖长的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
  • 2017 年发表的一篇荟萃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风险的关系呈现 U 形曲线,最低点出现在每天 7 小时附近[13]。这个“每天”是每晚睡眠与白天小睡的总和。
  • 2019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 21 个国家 116632 名参与者的睡眠数据(中位随访时间 7.8 年),发现每天睡眠时间短于 6 小时或长于 8 小时与死亡率上升相关,每晚睡眠时间长于 6 小时的人白天小睡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这可能反映一些疾病诱发了较长时间的白天小睡)[14]
  • 2024 年,我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行为与寿命在遗传上相关,一些睡眠时间短的人有和心脏病、2 型糖尿病、抑郁症等相关的遗传因素,这些人的睡眠时间短是这类疾病的结果。失眠本身对寿命似无因果影响,可能是因为当事人在白天补觉[15]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