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新办将于 10 月 8 日举行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等情况,如何解读?
继续把氛围感拉满, 政策造就的“牛市”, 能走多远还得看上面的态度; 过去股市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甚至监管层有点忌惮“快速上涨”; “要慢牛不要快牛”,暴涨时各种打压操作 …… 但这一轮能明显感受到态度的转变, 很可能真把“股市”作为“楼市”的替代品, 承担“放水”刺激经济的任务;
这几天这么疯狂的股市有没有吓坏政策制定者?自己放出失控恶龙无法驾驭会不会反噬自己?
我说句实话,今年年初2666的股灾加上8月2700的指数。胡锡进在禁言前都亏了10%,这还是胡锡进买大盘股不碰小盘股的情况下。之前一天市场交易最少的时候5000亿都没有。都这样了,还有人在这个盘子里玩,我说句难听一点的,给个党籍都不过分。这群人正儿八经的用真金白银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毕竟我真的有头牛。给他们回回血也是应该的,这种人就真的是那种次次比赛都买国足赢的,精神力太强了

上海、广州、深圳深夜集中优化地产政策,涉及限购调整、最低首付比例下调等,释放什么信号?将带来哪些变化?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住建部会议反复强调之下,一线城市楼市调控政策迎来重大突破。9月29日夜间,一线城市中的上海、深圳、广州接连发布楼市宽松政策,其中广州的政策调整最为彻底,宣布全面取消当地的住房限购措施。 上海着重调整了当地的限购、信贷和税收政策。限购方面,调整最大的政策为非上海户籍居民家庭和单身人士购买外环住房时,所需缴纳的社保或个税年限由三年改为一年。上海此前针对非本地户籍执行五年社保或个税的…

农民愿意接受“包产到户”政策吗?
知乎上天天看笑话: 一天天嚷嚷工人热爱资本家,工人真现身说法想走马克思主义道路,马上开除工人的工籍; 一天天宣传农民热爱包产到户,农民真现身说法说包产到户影响不大,但是配套设施全没了影响更大的时候,马上工贵帽子就扣上了。 一堆人真的能分清农民变好的原因吗? 农民状况变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了。 而不是因为包产到户了。 包产到户几千年了,国外一大堆“包产到户”,怎么就没一个农民能达到现在农民的状态呢?更…
如何评价广州全面放开限购政策?将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今年年中以来,各地国企因为资金压力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名义大量抛售房产、“带头砸盘”,这里面就有528新政以后的广州。 今年广州在528新政后,120平以上户型已经不限购,120平以下户型非户籍连续缴纳六个月社保即可,广州的社保基数下限只有5284元,一番操作也没多少资金成本。再往前推,关于首套的认定标准,广州也早已经放松。所谓的限购政策,实际上已经被“首套”“120平”等定义改得名存实无了。所以,这番放开限购…
现在的 A 股是真正牛市的来临,还是仅仅因为政策刺激的阶段性反弹?
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一周等待了许久的一波暴涨终于来了,让许多股市里的人,觉得非常亢奋,跌久了有个炒股的朋友都成了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觉得A股彻底不会再有希望,十年内不可能超过3200点,博一波大的反弹就走。但是可能对于不怎么参与股市的人影响还很小,我和不怎么炒股的朋友说起股票他还是兴趣寥寥,甚至隐隐有感觉说你不要异想天开了,你这个不靠谱的人,还想着靠股票发财?马上开盘了,没法细说了,简单的说,…
美国也计划强制新车安装收音机,这一政策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在上海出差。无意中刷到这个新闻。我也很好奇。 然后我就打开了淘宝搜 手摇收音机。然后看到了几个现象 1.很多店家都有一个月内几千上万的销量 2.一些特别经典或者板扎的款式都是售罄状态 3.这东西一百来块钱带无数功能.我同事说这是涨了一波价的。之前就几十块钱还没人买。 最终我也买了一个,提醒大家要注意.备战和备灾的很多物品选择还是有区别的。 备灾物资 怎么好用怎么来。第一波你活下来了。原地等救援就可以了。政府的…
如何通俗地理解 9 月 24 日以来国家发布的各项提振经济的政策?
首先要明白一个宇宙真理: 只靠提高社保水平和工资水平永远解决不了居民部门收入低的问题,因为占员工比例绝大多数的非股东员工所创造价值的一大部分都被股东以分红/股价上涨的方式拿去了。然后再看政策,显然老钟是在以上证50和沪深300为基底重构股市了,不然搬不出中版TSLF这种惊天大活。我猜老钟明年上半年会有另一个惊天大活, 也就是各绩优国企大量从大股东手里回购流通股并注销,同时再次180°急转向砍一刀利润上缴比例,…
政治局 26 日会议罕见大篇幅部署房地产,此番会议有何不寻常?哪些政策新提法值得关注?
大摩预计今年底之前小刺激,明年中大刺激,但我认为会更快 22年已经说明了,战略定力有多强,大转向就有多么果断,甚至于22年的事,只会让决策层明白转的不够快是什么后果 中央资产负债表那么健康,怕什么,最重要的永远是未来五年,而不是未来五十年,我们的社会没有忍受通缩的能力
如何评价刘世锦先生建议推出十万亿刺激经济政策?
推出十兆亿都没用,不给老百姓发钱,都是扯蛋。 去年我见过一个搞技术专家跟我说过给老百姓发钱是错的,说我的认知不够,都发钱就等于都不发,说我缺乏经济学常识,我当时听见这话就觉得他是个狗屁的高材生,自己都是底层爬上去的,还在那替权贵说话,我觉得他这辈子的苦难配得上他的认知。 ps:你们看评论区,各路能人异士都来指点江山:找各种说法来证明发钱行不通,你们真的太聪明了,对经济的看法太深刻了,你们比欧美国家的…
如何看待2024年度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推出后各路商家连夜加班涨价的行为?
很正常的,说明白了,这就是一种骗补贴的行为。并且,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操作模式。 以前有过以旧换新的经历,当把旧的电器搬过去的时候,商家说让我搬回来,还是以旧换新的价格卖给我。 天下有这等好事? 当然有,因为这些旧电器根本不值钱,收过去后,还要想办法处理掉,嫌麻烦,于是干脆就不要了。 有人说,苍蝇肉也是肉。 这点并不假,但如果在电器上已经赚够了,就不差那几块十几块,少赚点,图个省心。 处理旧电器,属于费力…
俄官员称将修改核政策,中国外交部发声,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我之前看过一个知友的回答,比喻很神奇,大意如下。 大毛此时就像是被一堆人堵在厕所里打,大毛挨了几拳几脚,感觉自己这次怕是要被打惨了。 一时间恨从心头起,转身拿起拖把往粪坑里杵了几下,然后对着众人,众人纷纷退散。 大毛知道,这个时候,这个附魔的拖把,是它威力最大的阶段,可以尽情的挥舞,放狠话,配合凶一点的表情,尽量把人吓退既可。 不过不能打到人,一旦这个附魔拖把真的打到别人身上,那别人真的会顶着一身屎…
你们如何看待国家在出台鼓励生育政策,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
不请自来 先说结论:铁定失败 我提供一个思考方向,制定政策的那一批人都是50/60岁的中老年人,他们对女性的看法基本都停留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这些腐朽的脑袋和松弛的屁股想不明白为什么生育率会降低,只会粗糙的认为是对女性的保护不够,他们贫瘠的思想只能接受所有女性都像80/90年代的女性一样,认为只要妇女保障到位,孩子就会像葡萄一样一串接着一串生。 所以这一批人制定的这样的政策大概率就是接着惠女,这些年关于对国…
如何看待《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实施?
我觉得一方面北京不想让天津太难看,上半年gdp不如宁波,扶持一把,另一方面北京雄安天津这个三角实际上更看重的还是滨海新区这个港口,重点放在滨海新区,绕过市区也是考虑日后滨海新区的资源是给北京和雄安用的,建立一个互补的城市群。
如何看待住房养老金政策?
强烈反对!! 现在这批需要维修的房子大多都是三十年前的老房子,那么大家想想,30年前的房子,都是什么房子?单位分房,或者是价格非常低的商品房,这些房子大多没有交过什么土地出让金和房屋维修金。现在这批房子年限久了,没钱修了,搞这个住房养老金,然后他们的房子拿着公共基金把房子修了。 等到二十年后,目前市场上缴纳了大量土地出让金,维修基金,住房养老金的房子到了该维修的时候,大概率这个公共基金又亏空了,没钱…
因为新的结婚政策来了,我男朋友要我和他领结婚证,我到底该不该和他领?
不领证,你现在要逃离,只要你要,孩子百分百跟你。一旦领证,那么就是你不干家务,男的看你不顺眼,随时让你滚蛋,孩子也带不走。听你的意思,怕不是没结婚吧,家里人都不知道你有孩子?那还不赶紧跟家里商量,要么带走孩子,跟他家断了联系。要么用孩子去留让他家该给的该办的都办了,同时做好离婚带不走孩子的准备。反正这路不好走哦。
如果在中国把无偿献血政策改成有偿献血,血液紧张能否解决呢?
只要强制党员每年至少献血一次,立刻就能解决。 百度上查了一下数据,2022中国献血人数1603.5万人次。 党员人数为9514.8万人。 党员应该具备什么觉悟就不说了。 只要全体党员每年献血一次,中国的年献血人次立马就能到一亿人次以上。增加的血液量将是现在的5到6倍,立刻就能解决血液紧张问题。 评论区的筛选不是我开的,改不了,有评论无论说啥,我都会公开
上海是一个靠政策堆起来的城市吗?未来会没落吗?
政策是人为可改的,而区位地理条件是客观定死了的。 而上海它拥有的不是国内第一,而是全世界第一的区位地理条件啊。题主可能不知道上海这座城市的地理条件有多bug: 1、这座城市坐落在世界第二长河,世界第一运力河长江的入海口。 长江的货运量是密西西比河的十倍,莱茵河的三十倍。 2、在此基础上,这座城市中间居然还有一条叫黄浦江的神仙级内河航道。 这条长度仅100km的“内陆小河”水文条件极好,吃水深,能通航十万吨级货…
美国如若大开历史倒车,取消电动车政策,中国新能源汽车该怎么办呢?
我听过一次王传福的演讲,他举了个例子, 一千块的电动平衡车能很轻松做到平衡自如, 但换成燃油动力的绝对做不到。 他说电动汽车可以卸掉对角线两个轮子接着开, 不需要备胎,但到了地方停车得垫砖头。 在机械传动方面,电车对油车是降维打击。 就不提变速箱、发动机这种繁杂臃肿的部件了, 随着无人驾驶(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 电车(混动)成本进一步降低, 会从价格、操控、智能化等方方面面把油车赶下历史的舞台。
国家政策会不会收紧体制内人员工资?
应该不会。 机关工作一年左右,县财政困难,单位连续六个月没发工资,大家怨声载道,但都没有耽误工作,机关正常运转,同事们偶尔坐一起吐槽一下。 我们几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底子薄,没存款,就像单位借支,半个月借一次,每次借三百,都记不住自己借了多少次了。后来我离开机关一年多了,机关财务科长说又翻出了一张借条,让我回去还钱。 时间长了,单位也没钱了,领导就去和有钱的局借钱,有时候领导也碰壁,因为各机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