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华北大均无诺贝尔奖获得者,但QS世界排名高于东京大学?
以一个项目举例,你从清华正门往里走,左转的核研院,那个不起眼的小破楼。就掌握世界最先进的压水堆核电站建设技术。 如果用这个技术,福岛和切尔诺贝利都不会出事,不用说东大,整个日本都没这个技术。 因为这个技术需要整合这个楼附近的七个院系的基础体系。而整个日本的一代反应堆都是买的美国的。 在这项体系里,目前和清华竞争的还有华科和中科院两座大学,压根没日本人什么事。 按现在这情况发展下去,世界将会只剩中美。…
如何看待韩国作家韩江拒绝庆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首先可以确认的是,这不是所谓的“茧中特供”: 另外不得不吐槽一句的是,这个已经是上个月的旧闻了,怎么到今天才被发掘出来(恼)。 Han Kang, the first Korean to wi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has declined to hold a press conference, citing the global tragedies of the Ukraine-Russia war and the Israel-Palestine conflict. 韩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韩国人,他以乌克兰-俄罗斯战争和以色列-巴勒斯坦冲…
为什么最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争议很大呢?
很多人没想明白一个事情:诺贝尔奖本质上是对诺贝尔遗嘱的执行。它的运作经费和奖金来源于诺贝尔的遗产,而非全体地球人凑份子。除了执行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基金会没有其它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谁有权决定获奖者,诺贝尔在遗嘱中有很明确的指示: 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 生理学或医学奖:卡罗林斯卡学院 文学奖:瑞典学院 和平奖:由挪威议会任命的五名委员 那些个所谓的“质疑”,在我看来大致等同于:王健林立遗嘱…
为何诺贝尔文学奖愈发文学化和学院化了?
这是我在知乎见过的最逆天的问题之一。 首先,问题的预设本身是错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文学奖,本身就已经很“文学”,谈何“文学化”?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之初,就是由瑞典学院颁发的,本身就很“学院”,谈何“学院化”?一个奖项,名称中就有“文学”一词,请问不以文学为中心,不以文学价值为重心,那还干什么?颁发机构的名称中就有“学院”一词,还是一国最高的语言和文学方面的机构(类似于法国的法兰西学院,专…
你对于 2024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是什么?谁最有可能获奖?
我的预测 由于以为文学奖爱搞buff 假如今年必须要给东亚女作家 如果不给中日 那韩国人里面其实有一位值得:Han Kang 韩康 理由 女 东亚 年轻54岁(这几年得主年纪普遍大:-)并且是作家世家。 看了大家的贴,还是看好残雪和多和田洋子的多。其实残雪获奖概率雀食大,最近拿了美国文学奖。
我国的文学界只有莫言一个人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吗?
不,2000年那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是颁给了一个中国人,他叫高行健。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出生于江西 赣州 ,祖籍江苏泰州 ,法籍华裔剧作家、小说家 、翻译家、画家、导演、评论家。1950年,在时为南京军区军官的高行健表伯父的邀请下,全家搬至南京。1952年,高行健就读于南京市第十中学(今南京市金陵中学 ),其原为教会学校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因此能够接触到许多的西方翻译来的著作。对这段时光,高行健回忆到:“我的底子是在…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John M. Jumper 博士毕业仅七年就拿诺奖,这属于什么科研水平?
John Jumper博士毕业32岁,Demis Hassabis博士毕业33岁,David Silver博士毕业35岁。 这种标准的loser三人组,除了去DeepMind,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吗? 评论区有人不熟David Silver,那就介绍一下。 David Silver,剑桥大学本科(1997年)+阿尔伯塔大学博士(2011年)。伦敦大学学院讲师。现为DeepMind研究员。AlphaGo之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作为Hassabis的同学+基友+DeepMind联合创始人,DeepMind三巨头之一的David Silver目…
颜宁在看了这次诺贝尔化学奖后会有什么感想呢?
转发一个网友的评论,颇具代表性。 在202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之后,还有高校会花巨资购置数千万一台的300kV冷冻电镜吗?施一公、颜宁以及他们的弟子们,还会发表更多的CNS文章吗? 从202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看我们的科研评价导向问题。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的三位科学家,其中一位由于计算蛋白质设计获奖,另外两位由于用AI预测蛋白质结构获奖。 说起蛋白质结构研究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强项,就是在这么一个小领域内,诞生了目前我…
2024 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韩国女作家韩江,系韩国首个文学奖,如何评价她的作品?
熟啊,太熟了。 我看了一下她的素食者。 这套写作手法是某些境外势力常用的挑动情绪的手法了。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往人脑中植入一些强烈不适感的画面,来制造人与社会疏离感。有了疏离感之后,就有矛盾,然后书中人物就全然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变成了没有灵魂的,作者的提线木偶。素食者,之所以要素食,就是因为一个梦,这个梦里“妻子”吃到了生的带血的人肉,并且看到了“自己的脸”。 而妻子之所以做这…
2024 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都颁给 AI 领域,这会是未来主流吗?物理学和化学没有颠覆性的发现了吗?
昨天有人还说物理学不存在了。 那么今天就该说化学也不存在了。 昨天看到的忘记是谁说的,在预测化学奖的时候由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前车之鉴,怕不是今年的化学也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果不其然。 所以诺奖其实是赶时代潮流的,在2021年的时候颁给了气候变化,然后在今年颁给了人工智能,并且同时两个大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颁了。今年应该是诺贝尔奖委员会承认人工智能将会给科学带来决定性影响的元年。诺奖其实不仅仅是具有奖励…
诺贝尔连续两个奖项都颁给 AI ,对 AI for science 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机器学习让人眼前一黑,但诺贝尔化学奖颁给AI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和蛋白质设计,就是眼前一亮了。 我认为这是实至名归的,甚至可以说是众望所归的。 关于蛋白质结构预测这个领域,其实当年在AlphaFold出现的时候已经聊了很多了,可以说是扭转了大家对于蛋白质结构不可预测的一个刻板印象。 但太多人没有想到,AlphaFold只是一个开端,揭开了生命科学领域飞跃的一个序幕。 Baker当年在做蛋白质结构预测…
如何评价2024年诺贝尔委员会对ai领域的偏爱?
我认为 202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情况 可以接受,诺贝尔化学奖的情况不适当。John J. Hopfield 和 Geoffrey E. Hinton 利用统计物理学工具开发出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他们的工作涉及玻尔兹曼分布、自旋玻璃模型、能量函数、最小作用量原理等。 两人的获奖理由“使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成为可能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没有什么问题。将统计物理学或统计力学写上去,会更容易让一般读者理解。 例如,可以表述为“在人工神经网络…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蛋白质设计算法和 AI 结构预测,诺奖为何连续两天颁给 AI?化学的尽头是计算机吗?
知道他会得奖,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奖了。 昨天还在预测说生物里的二代测序和蛋白质结构预测可能是大热门: AlphaFold问世至今已经三年,带动起来了还包括多款AI蛋白质结构预测的软件,想要解决的问题恰恰就是二代测序产生的海量序列,大家无法解析其中蛋白质功能的难题。 为什么AI预测蛋白质结构如此重要呢? 这一点在AlphaFold横空出世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我们不妨来唠唠这个才过去没几年的故事吧~ 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地的…
二十一世纪,什么样的问题如果得到解决将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比如,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昆因为在发现微小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荣获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类研究不仅揭示了基因调控的新层次,还对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未来类似的重大发现也会受到高度重视。 其次是针对严重疾病的基础研究。比如癌症、糖尿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如果能在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中有重大突破,找到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方法,无疑会对全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你对于 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预测是什么?谁最有可能获奖?
预测一下有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吧→_→ 首先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卢煜明教授 卢煜明教授在 2022 年获得了「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这可是被誉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风向标」以及「美国最高荣誉生物医学科学奖」的奖项 [1]。大家熟悉的屠呦呦教授,因为发现青蒿素抗疟法获得了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实她也是 2011 年「拉斯克奖—临…
请预测一下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
先看赔率榜 中国作家残雪X 澳大利亚作家杰拉尔德·穆南(Gerald Murnane) 加拿大诗人及作家安妮·卡森(Anne Carson) 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X 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 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X 我没啥主见,我看好,托马斯和赛缪斯。不然可能都不是。 以下是原回答: 95%不在中国,90%不是华人,80%来自欧美。 诺贝尔…
2024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 microRNA 的两名美国科学家,miRNA 有什么作用?
时间有点晚了,还是按惯例,奉上每年一次的生医奖解读,不要坏了规矩。 第一反应:简单概括就是,想不到,完全想不到,这次的预测算是全军覆没了...... 要说吧,表观总算是来了一个,但没想到是最不像的一个【裂开】,尤其是这个领域曾经在我国成为过学术不端的重灾区,更是给这次获奖填上了一笔(个人感觉)。 microRNA是什么:我这里是抽象派解读,想看严肃细节科普的,看高赞回答即可。 可能很多朋友还不知道,其实人、鸡、苍…
你对于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预测是什么?谁最有可能获奖?
先上结论: 最看好: 量子领域(也和凝聚态相关)的Yakir Aharonov (92岁)和 Michael Berry(83岁),以表彰 Aharonov-Bohm 效应和 Berry phase (几何相位)——阐明了规范势才是更为本质的,且能产生直接的可观测效应,也有助于更好理解拓扑效应。 理由:今年缺乏影响力巨大的竞争者(比如23年的阿秒物理、17年的引力波的观测、13年的希格斯机制的预测),那么按照排资论辈熬老头的惯例,也该轮到量子领域的Yakir Aharonov (…
如果让你提名诺贝尔奖,你想提名哪位科学家?
从理论物理的本心出发,肯定是最希望M J Feigenbaum教授荣膺诺奖,但令人遗憾的是Feigenbaum教授于2019年不幸去世而再无可能。我想,如果Feigenbaum依旧在世,Feigenbaum和Parisi的组合(这个组合合理的授奖理由可以为“发展了非线性和复杂体系中的理论方法与数学技巧”等)或者Feiegnbaum+Albert Libchaber的组合(这个组合合理的理由可以是“对倍周期分岔中物理常数的认识”)都是合理的。 考虑到Parisi教授在2021年已经手握诺…
2024 年搞笑诺贝尔奖出炉,如何评价这些有趣的研究?
自从2000年搞笑奖获得者Andre Geim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该奖就实在不容小觑。我介绍一下物理奖的情况吧。千万不要小看搞笑奖得主,这群人往往都是重量级人物,平庸的科研工作者可想不出他们那么有趣的点子。 这次物理学奖得主是James C. Liao,中文名叫廖俊智,是台湾大学的本科,在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做的phd,是现在对岸中央研究院的院长,同时还在UCLA任教,是对岸的一位顶级大佬。 按照他们课题组的介绍和Li…